试论20世纪至21世纪初美国精神疾病题材的电影文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Ki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洪流,各类文学艺术形式将目光投注于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关心人的生存处境,科技的进步也让医学有了长足发展,不管是从医学的角度还是人文的出发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关注精神病,这一古老的疾病。精神病患是物理意义上完整的人,而从精神层面上,病患则处于非人状态、处在人类社会的边缘地带。作为一个生理上的人,他们具有与正常人一样的生理基础心理机制和生理基础,而作为非人,他们在生理或者心理某部分出现障碍,具有与常人不同的,但是却犹如罩在真相外的纱帐破掉的小孔一般,让人能够窥见到真相。换句话说,精神病患的外部行为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人类真实的境遇和心理状态。而以精神疾病为题材的电影文学,能从各种角度来凸显这种人文关怀,来表现人的生存境遇,和人的心理异化。本文分为绪论,主体,余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体部分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以精神病为题材的电影文学的发展:精神病患形象大量的进入文本创作、经历三个时期的变化,从一个入侵者转变为发泄者,直至成为社会、时代的边缘人;主题内容上也经历了变更,从展现病态人性和变态行为转而注重表现精神病人背后对理性的追求、对欲望的控制等。第二章主要从三个角度分析了精神疾病题材电影文学的深层意蕴,首先从人文特征入手表现了题材作品的人文关怀性,如剧中角色的人文性,人文传统概念范畴在剧中的体现。接着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照文本,在其心理分析语境下的分析剧情、人物的深层意蕴。最后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指出题材作品也探讨了人的存在问题,由精神病患这样的个体来诠释现代人面临的精神困境,看似以偏概全,实则是另辟蹊径,精神病患反而能够真实的反应人类生存与追求。最后一章则主要探讨了该题材电影文学的审美特征,20世纪文学艺术形式的审美元素也多元化起来,惊悚意味和神秘效应也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题材文学常用自由联想和释梦的情节手法塑造了惊悚意味,叙事时空的扭曲和象征物的运用则增加了神秘感。面对时代社会带来的负担和压力,需要自我释放的受众群亦愈加庞大,精神病题材电影文学的惊悚性和神秘性能够帮助读者释放压力,这成为其吸引观众的重要特征,所以笔者将余论定位至精神疾病题材的电影文学的市场效应和社会功能,并对此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并作出展望。
其他文献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材的定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的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方法、提升素养的依据。地理教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出现,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及规模改变了社会的传播形态,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就学科服务而言,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
背景与目的良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包括乳腺导管内乳头状增生、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本病70%发生于35-50岁经产女性,高发年龄为40-48岁,其发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致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腰腿痛
本论文以古籍、文献为研究资料,以隋初一次雅乐讨论—开皇乐议为研究对象,以开皇乐议中各派音乐家立场和观点的分析为研究基点,对开皇乐议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深层政治、文化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观念上的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受到市场经济和时代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中
本文探析清末新军的范畴,对新军编练的过程进行分期,对清末新军营制沿革进行梳理,力求厘清各时期新军营制的具体情况。引入晚清时期的军事理论探析新军营制问题,结合晚清的军
贾平凹是新时期以来文学史上一个具有贯穿性的著名作家,他和路遥、陈忠实等陕西作家一样,在作品中融入了浓郁的地方民间文化色彩,同时他又把语言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在看似平
石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经相当普遍,并且日趋恶化,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有组织排放源对环境的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而无组织
背景和目的:内皮细胞在修复血管损伤和保持血管内膜完整性方面具有强大功能。内皮细胞凋亡的异常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起始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课题研究氧化应激诱导人脐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