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教育部,2011:8)。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也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阅读教学不能只是侧重语言、结构,不能只是信息的获取、观点的理解,更要关注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文化、价值观等(王笃勤,2012:34)。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主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互动方式,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因此,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有效的互动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初中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及成因,并通过实施行动研究,探讨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对阅读课的课堂观察等方式,对漯河市外语中学的八年级学生及教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漯河市外语中学,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如下:(1)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设问大多偏向于简单的表层理解问题,学生普遍对阅读的兴趣不高。(2)在生生互动过程中,较多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小组讨论积极性不高。(3)在人-本互动过程中,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普遍局限于对字词句的理解,并且认为对于阅读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较为困难,同时学生对于阅读策略没有系统的掌握,阅读途径单一,阅读理解的速度与准确性均不高。(4)人-机互动中,学生普遍认为使用多媒体进行阅读互动教学能促进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然而教师却很少使用多媒体进行阅读课的讲解。然后,本文作者对造成初中生英语阅读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从总体上来说,教师自身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提高,对于学生阅读理解策略的指导不足,只关注阅读的表层理解而忽视阅读的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因此,为了帮助初中生在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解决这些困难,本文作者提出了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强化人-本互动能有效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假设,并在漯河市外语中学八年级五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行动研究,研究结果证明了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强化人-本互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在此研究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了在阅读前收集与阅读文本话题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的意识,而且逐渐提升了根据图片,文章标题等方式预测文本内容的能力。通过本文作者设计的一系列强化人-本互动的课堂活动,学生对于阅读策略的理解与运用也得到了强化,大多数学生还能够针对阅读文本设计并回答相关的阅读理解问题,部分学生还会对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变化都使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字词句以及语法结构的层面上,其对于阅读文本的推论性理解以及评价性理解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化。这一系列的人-本互动教学活动的强化有利于学生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并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及本文的框架结构。第二章是对本研究的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提出了研究设计,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第四章是针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五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主要陈述了本次研究的发现和研究结果。同时提出了本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于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