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外多聚物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结构稳定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氧颗粒污泥是一种特殊的生物聚集体,因具有沉降性能优异、多功能微生物分区定殖、抗污染负荷能力强等特点,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脱氮除磷及有毒物质降解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且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结构易失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本论文鉴于胞外多聚物(EPS)在生物聚集体的形成与结构维持中的重要作用,重点研究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EPS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不同水力剪切条件下EPS对好氧颗粒污泥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综合比较6种不同的物理、化学提取方法的EPS提取效率及对细胞的破坏程度发现,甲酰胺、甲醛等化学提取方法对EPS组分及TOC含量测定干扰较大;热碱提取法可获得较高的EPS提取量,但其对细胞的破坏程度最大,相应EPS定量及定性分析误差大;相比60℃水浴30min,80℃水浴60min可提取较多的EPS,然而其造成的细胞破坏程度显著增加。为此,最终优选60℃水浴30min污泥EPS提取方法。此外,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下获得的两种污泥样品EPS主要成分胞外蛋白(PN)和胞外多糖(PS)发现,好氧颗粒污泥的EPS含量高于活性污泥,且PN是其EPS中的优势组分。2、低水力剪切条件下启动序批式气提生物反应器(SABR),有机污染物得到完全去除,但SABR运行半个月后发生污泥膨胀;通过有机负荷及水力剪切条件的联合调控,污泥膨胀得以有效控制,最终反应器实现完全颗粒化,污泥浓度明显增加、沉降性能有效改善。在好氧颗粒污泥增殖阶段(阶段Ⅲ),EPS各组分含量均显著增加,尤其是PN由61.8 mg·gVSS-1增至147.7 mg·gVSS-1,同时SDS-PAGE结果表明污泥EPS的PN条带明显增多;在之后的阶段Ⅳ,EPS中PS含量相对增加,PN/PS比值最终稳定在1.0~1.4。推测污泥EPS中PN含量与种类的增加可能对好氧颗粒污泥初期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合适的PN/PS比通过影响微生物表面电荷与疏水性,调控微生物的聚集状态,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进程与维持其聚集性结构。3、水力剪切力对好氧颗粒污泥结构稳定性与EPS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水力剪切条件(表面气速为0.5 cm·s-1)下启动的R1反应器在运行期间污泥PS含量下降,而PN含量与PN/PS(最高达3.01)比明显增加,随之颗粒污泥迅速瓦解;而在较高水力剪切条件(1.5 cm·s-1和3.5 cm·s-1)下启动的R2、R3反应器,运行过程污泥PN、PS均有所增加,但PN/PS比相对稳定在1.39~1.81和1.15~1.39,其颗粒污泥的结构也较为稳定;相比而言,更高水力剪切条件下获得的低PN/PS比值更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结构稳定性。周期内EPS监测结果表明,高水力剪切条件下基质消耗较快,产生的PS在相对较长的饥饿期内被微生物代谢利用,最终获得的适当PN/PS比有利于维持颗粒污泥的结构稳定性。颗粒污泥原位荧光染色结果进一步揭示,PS主要分布在颗粒污泥的菌胶团之间,而PN在整个颗粒污泥中均有分布,推测污泥EPS中PN、PS共同构建了好氧颗粒污泥框架结构,控制合适的PN/PS比有利于颗粒污泥结构的维持。对3组反应器内污泥进行PCR-DGGE分析发现,不同水力剪切运行条件下微生物群落演替显著,微生物分属Betaprote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Flavobacteriales等类群,其中低水力剪切条件与高水力剪切条件下污泥优势菌分别与Chryseobacteriumsp.和Balneimonas sp.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析认为不同菌株直接影响EPS组分含量,进而影响污泥的絮凝性能与好氧颗粒污泥的结构特性。
其他文献
行为问题,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行为问题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不利,阻碍了青少年学生社会化、个性化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青少年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但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已经实际履行了劳动法规定的权利义务,形成了
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研究背景乙肝表面抗原是人类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出现的第一个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通常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在血液中出现。我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征地拆迁成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相关社会矛盾。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建设规划及合理化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
农村集中供水是实现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必然选择,在从分散式供水模式逐步向集中式供水模式的过渡中,分散水源污染防治与管理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分散式水源的管理主体缺
目的:以经体外扩增的兔异体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s)为种子,加入纤维蛋白凝胶,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支架,以SMSCs-PLGA复合物的形式在体外用细胞因子诱导后进入软骨细
试验研究首先对搅拌站工艺、原材料、外加剂复配站进行了调研,并针对成都二环路改造工程的梁场、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考察,从施工进度、成本、施工过程、成都地区冬期施工环境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输成为支撑人类社会活动和交流的基础。电力线载波通信,作为一种新的家庭宽带接入手段,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
本文研究了微生态制剂及微生态制剂与低聚木糖联用在生长猪中应用效果。1.微生态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40kg左右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猪144
背景与目的眼碱烧伤是临床常见的眼外伤之一,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碱烧伤后伴随强烈的炎症反应,常合并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形成。CNV可导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