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克康方对CPID模型大鼠抗炎和抗粘连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综合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观察炎克康方对机械损伤加混合菌液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标本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VEGF和子宫组织MMP-2的表达情况的影响,探讨炎克康方对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更为开思路。   方法:实验选用 Wistar 雌性大鼠,采用机械损伤和混合菌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按1:1:2)致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将100只大鼠随机取出90只参加造模,剩余的10只作为正常组,然后随机取出12只作为假手术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炎克康中剂量组(简称中剂量组)、炎克康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中成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炎克康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喂养, 每天定时通过灌胃用药 1 次。中剂量组,每鼠12.4g/kg体重每日灌服;低剂量组,每鼠6.2g/kg体重每日灌服;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鼠按20ml/kg体重每日灌服去离子水;高剂量组,每鼠24.8g/kg体重每日灌服;西药对照组,每鼠0.07g/kg+0.04g/kg体重每日灌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药液。中成药对照组,每鼠0.4g/kg体重每日灌服妇炎康片药液;均连续给药30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IL-6、TNF-β和VEGF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子宫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   结果:(1)大鼠子宫模型组mmp-2水平均低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中成药组、西药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炎克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子宫组织mmp-2表达与中成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炎克康方的 mmp-2 表达增强,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减轻慢性炎症的纤维组织增生。(P<0.05)。(2)模型对照组的大鼠血清 IL-6 水平均高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中成药组血清中IL-6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中成药与正常对照组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有降低局势;高量组、中量组、低量组、中成药组、西药组血清中IL-6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明炎克康方可以降低CPID模型大鼠的IL-6的水平,以起到抗炎作用。(3)模型对照组的大鼠血清TNF-β水平均高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假手术组、西药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克康高剂量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炎克康方可以减少炎症反应,有助于自身免疫恢复平衡。(4)模型对照组的大鼠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中成药组、西药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中成药组血清中VEGF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升高趋势;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中成药组、血清中VEGF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明炎克康方可以降低VEGF的水平,减少粘连的形成。   结论:炎克康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实验应用混合菌接种+机械损伤法造模可以成功复制大鼠CPID模型,通过本实验揭示炎克康方治疗慢性盆腔炎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减少粘连和炎性组织渗出,提高自身免疫使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恢复正常,从而缓解或消除慢性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观察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通过严密观察获得准确、可靠的临床指标疗效数据,并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作对比,探讨一种疗效
目的: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为,对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用马齿苋、大蓟水煎剂进行干预治疗,并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作为对比药进行对照,通过检测白介素8(IL-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的形态、视网膜视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数量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膜上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
目的:  1.在一定参数的电针刺激不同穴位组合情况下,分析功能性便秘大鼠模型中血清及胃肠组织中生长抑素(SS)的动态变化。  2.通过比较不同针刺组中指标生长抑素(SS)的变化,选择
目的:观察姜辛夏方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含量的变化、HIF-1α、VEGF及PDGF-β表达的影响,探讨姜辛夏方抑制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60
研究目的:医师多点执业作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推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卫生人才的合理流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大意义。自医师多点执业提出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对医师多点执业进行了探索以及试点,然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医师多点执业受到了"冷遇"。因此,本文将以医师多点执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医师多点执业发展的原因,通过分析这些原因,结合福建省的医疗情况,从
由多种单味中药配伍而成的方剂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形式。方剂的配伍复杂多变,有其特殊的规律性。本文抓住方剂配伍中的中间形式——“药对”开展研究,试图揭示中医在由药组方的过程中,中药配对使用的技巧与规律。 论文以1046首脾胃方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处理技术对其方药信息进行量化表达和处理,进而对类方中药对的应用和配伍规律进行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其一,方药数据的准备。根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基因Bcl-2及自噬基因Beclin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   方法: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中动脉闭塞(MCAO)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