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耐淹基因Sub1A的克隆及在玉米中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undianjusd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常见的不耐涝的农作物,植株的生长状态最好是土壤湿度在70%~80%之间,一般情况下,幼苗淹没5天植株就焉枯,无法正常生长。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玉米种植季节恰逢洪涝高发生时期,作为一种主要粮食作物,长期以来,洪涝灾害造成的玉米大量减产或绝收。目前我国玉米常规育种缺乏耐淹种质资源,育种进程相对缓慢,而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将抗涝基因导入玉米中培育具有抗涝的玉米新品种是降低灾害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从水稻变异品系FR13A中克隆出耐淹基因Sub1A,根据玉米密码子的偏好性优化,人工合成了sSub1A,并导入玉米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SSR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72份烟草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差异,探明了这些烟草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同时,对24份烟草种质的2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形态学的研究,通过方差、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揭示了这些农艺性状之间的内在规律。SSR标记、ISSR标记和农艺性状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对24份烟草种质的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4份烟草种质所考察性状的变异系数
学位
本试验通过选用佛奥、豆果、科拉蒂、克罗莱卡和皮瓜尔5个引进油橄榄品种为材料,在西昌进行引种试验,以国产品种鄂植作为对照(CK),研究了整个坐果期间果肉中油脂积累以及相关合成酶活性变化,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油橄榄果肉油脂积累变化1.1粗脂肪积累变化各油橄榄品种粗脂肪含量随着果肉的发育持续上升,进入成熟期后有所下降。最大粗脂肪含量依次是豆果>佛奥>科拉蒂>CK>克罗莱卡>皮瓜尔;成熟期,粗脂肪平均
学位
骨干亲本在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中具有核心支撑作用,对于提高作物育种水平和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在育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作物骨干亲本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小麦品种繁6是长江中上游麦区骨干亲本之一,具有诸多优良性状,如优异的抗条锈病能力。本研究以骨干亲本繁6及其衍生品种、衍生品种的其他亲本以及繁6姊妹系共62个品种(系)为材料,利用收集整理权威文献里已经发表的控制成株抗性的QTL位点所对应的
学位
产量性状是玉米最重要的性状,高产是玉米研究永恒的主题。同时,产量性状是一个综合的复杂数量性状,与其它农艺性状紧密相关。利用常规的遗传学研究难度较大,极大地限制了玉米的育种进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QTL定位技术为复杂数量性状遗传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近些年在玉米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178和9782构建的含有270个F8家系RIL群体为材料,在2011年对
学位
攀枝花烟区是全国重点发展优质烤烟的新区之一,有巨大的发展前景。针对攀枝花烟区存在的施肥管理粗放,上部烟叶可用性不高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氮磷钾施肥田间试验,采集样品进行室内分析测试,2010年在攀枝花市米易县布置了田间试验,2011年进行了田间校验试验。旨在探讨氮磷钾施肥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提出满足不同要求的氮磷钾施肥方案,得到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氮磷钾
学位
为了深入研究水稻耐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以及发现新的水稻耐逆基因,采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技术,对培矮64S(含51,279个转录本)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全基因组在低温、干旱、高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水平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筛选出一批逆境响应基因。OsMsr16(Oryza saliva L Multiple Stresses Responsive Gene16)是受低温、高温与干旱诱导,
学位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sp.tritic)是我国小麦生产上一类最重要的病害,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研究证明,选育抗病品种能保持小麦生产品种的抗性稳定和正常更换,持久控制小麦条锈病的流行。杂交育种是品种改良的最重要方法之一,黑麦(Secale cereale L)是小麦重要的近缘植物,在其染色体上携带有多种有益基因,在小麦遗传育种改良中广泛应用。染色体易位是黑麦染色质
学位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以及化肥农药的长期大量施用,土壤耕作层中的Pb等重金属含量不断增加,这不仅限制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及动物和人体健康。植物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0-24个碱基的内源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与靶基因mRNA的碱基较为精确的互补配对,通过剪切mRNA或抑制其翻译的方式,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
学位
试验于2009-2010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水稻原种场进行,以中粳稻皖稻68号、宁粳4号、徐稻3号和徐稻5号为试验材料,开展机插水稻生育特性和氮磷钾肥配施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如下:1、与常规手插秧比较,因机插水稻迟播迟栽后在本田期各生育期均有所推迟,全生育期约比常规手栽稻缩短10-15d,缩短的主要是营养生长阶段,而生殖生长阶段的差异不大。2、手栽稻与机插稻移栽秧龄的不同,手栽稻落谷
学位
本文选用20个糯小麦品系为试材,以扬麦158为非糯对照,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直链淀粉含量以及RVA参数等淀粉品质和近红外参数、LOX活性、戊聚糖含量等籽粒品质,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长、总小穗数、不育小穗数、样段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小区产量的品种(系)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株高的变幅为62.5cm~98.33cm,其中17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