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好发生于鼻部及其周围组织的恶性度较高的淋巴瘤,该病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比较短,对常规的化疗方案敏感性较差,且易于复发。有效的化疗仍有利于提高CR率,降低复发可能,特别是对于晚期患者和伴有鼻外病变的患者。目前传统的化疗方案常规治疗的疗效欠佳,需要探索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方法:培养NK/T细胞淋巴瘤细胞,分组(A:长春瑞滨+表柔比星+3-甲基腺嘌呤、B:长春瑞滨+表柔比星、C:长春瑞滨+多柔比星+3-甲基腺嘌呤、D:长春瑞滨+多柔比星、E:多西他赛+表柔比星+3-甲基腺嘌呤、F:多西他赛+表柔比星、G:多西他赛+多柔比星+3-甲基腺嘌呤、H:多西他赛+多柔比星、I:3-甲基腺嘌呤、J:细胞对照)加药处理细胞,培养24小时后收集细胞,裂解细胞后提取细胞蛋白质,进行蛋白质印迹试验(免疫印迹试验),以β-肌动蛋白作为内参照,应用image J软件分析灰度值,检测自噬蛋白Beclin-1、LC3II表达情况;收集不同药物组作用24小时的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研究自噬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对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的诱导凋亡作用,为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实验室依据。结果:长春瑞滨、多柔比星、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4种化疗药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联合方案处理NK/T细胞淋瘤细胞,细胞内自噬蛋白表达的情况:化疗药物组高于细胞对照组,3-甲基腺嘌呤组低于细胞对照组,化疗药物组高于化疗联合3-MA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的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A、B、E、F、G、H、C、D、I、J,在双变量流式细胞仪的散点图上,实验组的右象限(Q2、4)可见不同比例的凋亡细胞,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药物作用于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能引起瘤细胞的保护性自噬,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II表达增高;3-甲基腺嘌呤有效抑制NK/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自噬反应,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II表达减低;3-甲基腺嘌呤能促进化疗药物诱导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