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12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0月美国遭遇安然事件后,2002年又发生一系列的上市公司造假丑闻,其中包括著名的世界通信公司、施乐公司隐藏支出、虚报盈利业绩,导致美国股市持续重挫,股市上悲观、不信任情绪笼罩全美股市,股市低迷把刚刚露出复苏迹象的美国经济重新拉回谷底。目前全球瞩目的美国次贷危机也是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有关。投资机构把住房抵押贷款打包证券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大量衍生金融产品,把风险转移到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资本市场,转移给社会公众和全世界。在这个分散转移风险的过程中,投资机构没有把与风险相关的信息传递给投资者,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无独有偶,在国内,继2001年我国股票市场上在发现银广厦、蓝田股份、麦科特等事件后,2002年再次爆出世纪星源、内蒙宏峰、纵横国际、中科创业、东方电子等上市公司丑闻。上市公司丑闻一系列事件后,我国股市也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投资者纷纷离开股票市场,股票指数持续下跌,股市较长时期低迷不振。这些事件的发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股票市场,积极化解危机。在美国,为了恢复投资者信心,防止美国经济再次衰退,美国国会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关于会计、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一揽子改革的《2002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案》,简称索克斯法案(Sox Act),具体的实施细则在2003年陆续出台。在我国国内,证监会也对违法违规公司进行了调查,对有关会计师事务进行了惩罚。然而,在对违法违规公司和人员进行查处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爆发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减少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投资者搜寻决策相关信息、进行监督等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增加整个社会的净福利水平。在证券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证券市场上的虚假信息披露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扭曲了资源配置,当市场上存在严重虚假信息披露时,就会产生市场信任危机,造成股市低迷不振,最终影响经济发展。因此,规范信息披露,改善信息披露质量,增加信息披露,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效率,增进全社会福利水平。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的原因,寻求治理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文献很多,在相关国外文献中,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角度,有美国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第二号《财务会计公告》;从财务报告改进角度,有英国的《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和美国的《改进企业报告》等。Warfield等从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角度提出,当管理人员入股或机构所占股份增加时就会降低代理人成本,减少经理人员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La Parta等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负相关;从董事会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角度,BeaSley研究发现,财务报告的舞弊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有关等。就国内研究文献来说,在信息披露规范方面,沈田丰、韩灵丽(1994)认为信息披露是股票发行和上市交易中的一个基本条件,披露行为需要规范,以确保披露质量。林国春,陈蕾(1997)从证券市场有效性提出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陆正飞等(2002)认为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乃至故意弄虚作假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监管及处罚不力、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性、中介机构缺乏风险意识、以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本文主要从财务结构的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本文从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分析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财务结构状况,并以企业的各种财务分析指标为切入点,从财务结构的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公司年报,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论证了公司财务结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关系,全文共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将具体讨论: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全文的引言,主要概括概括性本文的研究意义、选题背景、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界定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资源配置,筹集社会资金,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调整,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研究领域上主要以证券市场为背景研究公开发行证券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第二部分为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首先介绍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一般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临时报告及其他披露文件,向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披露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诸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随后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做了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外在需求压力、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经理人员的内在供给动力及证券市场监管机构施加的强制性推动力。本章的第三小小节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做了介绍,包括信息披露机制、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以及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信息披露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披露不规范、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以及人员素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标准以及度量,这一部分主要是为后来的实证研究的信息披露质量变量的设计做理论上的铺垫。第三部分是财务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本章从财务结构的概念入手,指出财务结构不同于资本结构,财务结构是指所有资金来源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自有资金(权益资金)和借入资金(负债)的构成态势,它不仅包括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还包括短期负债。随后介绍了财务结构的层次及度量,这一部分是本章的重点,为后来的实证研究部分财务结构变量的设计做了理论铺垫。最后本章就国内外企业的融资结构及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本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类别的划分,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公司年报,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财务结构的角度考察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上市公司因素,提出了国有股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无显著相关性;法人股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流通股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短期资产负债率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与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贺芬戴尔指数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六个假设。运用Forwad Stepwise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除法人股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无显著相关性被剔除外,其他假设均成立。本章的最后部分就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兼并重组实现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互补、正确看待股权集中度、借鉴发达资本市场研究经验加强信息披露实证研究、诚信为本规范与鼓励并重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等几个方面内容。文章的最后探讨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文章很多,本文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问题,并从财务结构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在实证研究上采取最近六年的数据研究资料比较新,研究结论较能反映实际情况。
其他文献
<正> 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反杜林论》)卢梭则是这些人物中更为激进的一个。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一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大批中小企业患上了“资金饥渴症”;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无论是股票的发行与上市、配股、抑或是终止上市的处理规定,都以盈余作为重要的判断指标。正因为如此,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自身优势对盈
民间舞蹈的基本体态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蒙古族舞蹈是蒙古草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的产物,它与蒙古族宗教、民俗民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是蒙古族民族性格艺术化的诠
公司作为现代经济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自产生以来,由于其公司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突出特点导致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始终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利益
<正>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明确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
先秦儒学不是宗教,但儒学并非没有类似西方基督教的超越性,儒学的超越性不同于西方的外在超越,而是一种道德自觉的内在超越。这种超越不寄托于人格神上帝,对人自己创造的神没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环境下的城乡不协调发展日益突出,使城乡差距的不断加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并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
LGB物业管理公司(简称LGB公司)是成都地区一家房地产开发集团下属的一家全资子公司,是成都拥有国家物业管理一级资质企业之一。公司成立于2002年,目前在成都地区物业管理面积
营业网点渠道和自助设备渠道共同编织构成了商业银行物理经营网络,相对于传统营业网点,发展自助设备渠道是一种成本较低、速度较快的物理经营渠道扩张方式,能够扩大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