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式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能力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bbbcc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小企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如何提高集群式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成为学者、企业家与政府官员共同关注的焦点。从企业的资源观来看,企业家能力是制约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由此,本课题将集群式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能力问题作为研究重点,探索相应的措施和途径以提高集群式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这一特殊人力资本的价值,从而使企业不断稳步前进,使国家经济不断发展。 本研究以相关文献和问卷调查为依托,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中对集群式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能力方面的研究,明确这部分企业家的能力构成和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集群式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提出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和途经,同时,通过对企业家这一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因的研究,从影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角度上,找到集群式中小企业成长的内驱力。主要通过对武汉市存在的集群式中小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来证实所提出的观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中小企业集群及企业家能力的文献回顾。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中小企业集群理论、企业家及企业家能力以及集群式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能力等理论作了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研究的概念模型——集群式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能力构成模型。 第三部分,实证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实证设计思路,包括问卷中变量的界定、研究假设的提出、研究框架的确定以及调查样本的选择、问卷内容的设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等内容。 第四部分,实证研究分析。阐述了实证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企业家能力变量的因子分析,企业家能力变量在基本统计变量上的差异分析,能力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能力的自评与外部评价的比较分析。 第五部分,研究结果讨论、结论及建议。首先在对实证分析结论的讨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实证研究的结果:集群式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能力构成的概念修正结论、假设检验的具体情况等;之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企业家能力提高的内因、学习等中间环节、制度环境等外因方面分别提出了集群式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能力提高的措施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信息采集离不开传感器技术。传感器位于信息采集系统之首,是信息系统的基石。而传感器与传感网络在战场环境的感知与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做新时期党的忠诚宣传员张鼎三我今年78岁,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1964年因病离职休息,1970年被安置到晋中军分区榆次干休所。现为副军职离休干部。20多年来,我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身体又患有多种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形式迎来了较大的变化,中国在变化的浪潮中顺应趋势,适应发展,经济水平整体呈现出一种上升的态势.基于此种情况,国家的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的投资产权式酒店热潮,市场发展呈现混乱、滞后、不健康态势,发展面临的问题逐步凸现,而产权式酒店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产权式酒店的概念探讨、分类、开发
新官上任也要敢于泼“三瓢水”人们常见的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有一个单位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泼了“三瓢水”:一是撤销了原班子购买高级轿车、装修豪华型会客室的决定,将这
应收账款逾期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近年来影响我国企业发展的通病之一,危害是由此而产生商业信用风险.解决的途径应从形成的内、外因入手,提高全员风险意识,并着力培育企业信用
在加入WTO后的新环境下,我们更需从全球化的背景来思考和认识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多重属性与功能。故此,文章通过对入世后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推动先进民族文化走向
针对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双师型”师资严重缺乏、校企合作不够等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模式,提出根据广西职教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进行统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并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景象。无论是并购的形式、规模,还是并购所涉猎的领域、所使用的方法,均朝着成熟、规范、创新的方向演变。并购成功率的提高与人们更加重视并购整合密不可分。如何实现并购价值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企业并购和并购整合是整个并购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现实中,很多企业都忽略了并购后整合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并购最后失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