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决策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deqi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动脉瘤发生再破裂出血是威胁全球人类安全与健康的一大杀手,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早期即发生死亡的导火索,不可讳言的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病死率约占37%~75%[1],这一数字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迫切需要对a SAH患者进行相应诊断与治疗,从而使得患者获益最大化且达到最佳预后。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可降低动脉瘤再破裂出血风险,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动脉瘤部位、形态等有关,也受不同地区的社会关系、经济条件、人员技术、家属意愿等因素的影响。结合目前医保相关政策和医保支付比例,现对单中心收治a SAH患者影响治疗决策的相关因素、采取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对患者短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及家属做出更加合理化的决策。目的:1.分析本中心a SAH治疗方式选择与指南推荐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2.探讨不同治疗方式选择对a SA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a SAH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人口学、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根据所选取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其次,再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手术治疗组分为介入组(介入栓塞)和夹闭组(开颅夹闭),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a SAH患者127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保守治疗组老年、Fisher高分级(Ⅲ~Ⅳ级)患者比率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中动脉瘤直径<3mm、形态不规则的比率高于介入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多采用手术夹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于发病48h内进行手术的比例高,介入组于发病48~72h内进行手术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介入组,夹闭组术后卧床时间>5d的比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率高于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短期及远期预后不良的比率均高于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并发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的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校正相关因素后发现,Hunt-Hess分级越高、并发脑积水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风险相对越高(P<0.05)。结论:1.本中心大脑中动脉瘤、微小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更倾向于开颅夹闭,这与指南推荐一致。2.手术方式选择(介入栓塞/开颅夹闭)并未影响a SAH患者远期预后,而脑积水是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3.本中心病情重、老年患者更倾向于保守治疗。4.夹闭组多发病48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而介入组多发病48~72小时进行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然而,现阶段学校对高中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并不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倾向。基于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渝北区高中英语教师的口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给出具体的改善对策,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人类健康危害的严重疾病。动脉瘤性状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临床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属于临床研究治疗的重点。我国传统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具备深入理解。伴随临床医疗设备的逐步完善,检查手段多样化发展,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手段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具备较高的研究意义。
期刊
当前,大部分企业的成本控制策略存在缺陷,从而使得其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本文阐述了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同时,重点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控制措施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企业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有效措施。做好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对企业的战略实施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企业业务与财务密切融合,不仅有利于优化各项流程,还能使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更加集中,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本文从企业业财融合的意义入手,围绕企业业财融合现状,分析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企业业财融合的策略,以期促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高效沟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应重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要从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以及经营现状出发,优化管理结构以及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项突破口,业财融合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相整合,密切两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业财信息的快速传递,优化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情况。中小企业要想真正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应全方位掌握自身发展情况及发展目标,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活力
期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经济体系变得越发完善,在此情况下,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占据优势就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在此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科学方式展开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利用。
会议
<正>一、前言在新形势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对于企业的整体管理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财融合作为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手段,已经受到了许多企业的重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还存在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彼此孤立、业财融合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企业要在实践中明确问题、积累经验,合理、科学地应用业财融合,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全方位推进企业稳健发展。
期刊
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然而,现阶段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在成本控制上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导致财务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本文对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以推动企业的健康
期刊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阶段,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整体的综合发展水平,就应当注重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所需,需要结合现阶段的业财融合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创新管理工作,确保能够给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在我国现阶段环境下,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做出改变,找到财务管理的问题所在,思考
期刊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是不可或缺的物质生产部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但行业内竞争十分激烈,若施工企业始终沿用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势必会被不断变革的市场环境所淘汰。通过科学地应用业财融合策略实现对企业的一体化管控,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率,预防财务风险,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业财融合一体化管控作用。文章从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的意义概述出发,分析施工企业业财融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