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反映出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经营重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全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自2016年5月起,随着最后一批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增值税全面取代营业税,成为我国主要的财政调节手段。 从理论上讲,建筑企业“营改增”可避免重复纳税,增加企业资金流量。我国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即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所缴纳的进项税可以在销项税中进行抵扣,给企业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等方面带来诸多有利影响。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文献,以增值税理论、固定资产投资理论以及规模效应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采购过程、经营过程以及投资风险三个方面分析“营改增”对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考虑到施工机械设备往往价值高昂,需要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从投资收益和投资范围两个角度研究“营改增”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影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下年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最优范围,在此投资范围内,施工企业的投资风险较小。 最后,针对以上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施工企业首先需要建立固定资产采购成本控制机制,并在经营过程中不断优化成本管理,通过比较施工企业购买或租赁经营型固定资产的决策平衡点,得出不同的固定资产持有方式及使用年限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风险防范管理。 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全面贯通对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减税效果十分明显,企业在面对不同的投资方式时,应全面考虑,遵循合法筹划和事先筹划的原则,最终做出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