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是人类活动的主题之一,也是文学层面的重要研究对象,环境描写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材是连接文学和教育的重要纽带,是语文知识和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本文以2004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范例研究课本中环境描写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其成因,用以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对环境描写教学提出一些策略。第一章环境描写的概况研究重点阐释了环境描写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作用,较为全面地对环境描写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为语文环境描写教学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主要结合当下环境描写教学中存在的如地位遇冷、教学类型化浅易化以及与现代教育手段脱节等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成因。第三章就如何提高环境描写教学质量、提升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特别是语文鉴赏与写作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从内容上把握环境描写的要点、教学文本的合理取材、环境描写教学环节的优化等。第四章是关于环境描写教学读写迁移训练的思考,提出了片段鉴赏、片段仿写和专题训练的实践步骤及方式,用以促进学生在环境描写学习中由理论到创作实践的迁移。中学语文如何进行环境描写教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如何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弥补环境描写研究在中学语文教学环节中的缺失,本文力求为文学文本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