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以道德身份自我重要性为调节变量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p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受到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尤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应该是把对社会、环境、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成功地融入到企业战略、组织管理、经营过程中的企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所以消费者是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此外,随着消费者自身成熟度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敏感度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不断加强,在购买决策的过程中受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也日趋显著。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的焦点。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以消费者规范理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模型。本研究主要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研究了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在间接路径中引入消费者企业认同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企业社会责任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同时,本研究还从消费者角度,引入消费者道德身份自我重要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哪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更大。  本研究在构建理论模型和提出研究假设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实证研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以虚拟的房地产企业作为参考对象,以具有购房意向或购房经验的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并在问卷调查中加入情境实验。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直接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第二,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通过消费者企业认同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第三,消费者道德身份自我重要性越高,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企业认同的正向影响程度越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也越大。  本研究探索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内在作用机制。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内容,同时,加强了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并为企业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指导意见,引导企业采取合理的方式赢得消费者的认同。此外,消费者应不断增强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众应不断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最终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
其他文献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又主要是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水资源的缺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建筑面积、园林绿地的需求渐长。城市绿化工作正开展的如火如荼,但由于节水园林设计业务在中国相对新颖,其除了面临收款难的难题外,还要应对更多经营风险。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以中小型景观设计公司的节水园林设计业务为例,对其发展中遇到的竞争困境提供案例及可参考的建议。本文将通过笔者曾就职过的蒙草北京创意
排行榜自人类文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随着人类发展而发展。并且在人类所触及的所有领域里,几乎都有其身影。涉及经济、文化、科学,体育等各个领域。而在统计数据越来越精细,互联网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党为适应历史新时期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是一项新的伟大的工程。这对党领导全国人
本文对诺基亚在中国实施SAP对网络交付服务的影响和启示进行了探讨。文章将理论分析和案例实践相结合,对诺基亚网络交付服务部门应用ERP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阐述了项目管理这
Geoway在地理国情应用于较为广泛。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利用Geoway的平台优势,解决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实际工作中一些重点难点的问题,总结经验,为土地规划、测绘等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
当代教育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的作用逐步增强,教师成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远程教育存在教与学时空分离的特点,远程教育中的教师通常不像传统课程教学那样,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在2002-2003年度经历了严重电力短缺的时期,政府开始大力投资于电力行业。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燃煤和石油为主,污染严重,效率低
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常规施肥、水溶肥施肥等不同施肥模式对阳光玫瑰葡萄园土壤、叶片、果实矿质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常规施肥模式比较,水溶肥
本文的目的旨在为耐克森公司在中国轨道交通市场未来20年内的发展提出一个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并提出战略实施方案。 未来20年,将是中国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