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孤立性结节与肿块常规形态学、CT灌注和计算机辅助诊断对比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4564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常规形态学、CT灌注(CT perfusion,CTP)和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对鉴别肺部孤立性结节与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同时行CT平扫、高分辨率CT扫描和CTP扫描,并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结节与肿块100例,其中良恶性各50例。首先由两位高年资医师对这100例病人的CT高分辨率图像进行常规形态学诊断,并进行常用的10种形态学征象的定性分析,运用CAD中的最大似然判别法,将100例肺部孤立性结节与肿块中的10种形态学征象转化为记分值,以分值的大小来判定肺病变所属的类型;然后分析良恶性病变CTP参数,评价灌注参数的诊断试验效能,最后将常规形态学、CTP和CAD的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  结果: CAD对肺部孤立性结节与肿块的诊断正确率(总符合率)为80%,高于常规形态学诊断正确率(77%),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能提示为恶性肿瘤的征象依次为空泡征、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和毛刺征。最能提示为良性病变的征象为钙化。CTP参数中,良恶性病变的BF、BV和P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BV≥6ml/100g同时PS≥11 ml/(100g·min)作为恶性诊断指标进行系列诊断试验时,对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诊断正确率最高,达91%,且明显高于常规形态学诊断和CA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AD对肺部孤立性结节与肿块的鉴别诊断正确率与高年资医师常规形态学诊断法相当,可用于指导日常阅片工作,并可以弥补低年资医师经验的不足;肺部CTP成像技术能准确地反映肿块内部血管特征,稳定性好,较常规形态学诊断和CAD正确率更高。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纳米对比剂G250-mAb-SPIO在G250抗原阳性的人肾癌786-0细胞及荷人肾癌裸鼠模型中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靶向成像效果。  方法:在1-(3-二甲氨基丙
2003年12月13日,由《英才》杂志、新浪网、《北京青年报》和凤凰卫视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联合举办的“2003年10位聚人气企业家、10位具价值经理人”评选活动颁奖盛典上,本年
分级机溢流浓度是磨矿分级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控制溢流浓度能间接控制矿浆细度,从而提高选别作业的效率,故分级机溢流浓度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实现分级机溢流浓度
目的:颅内接种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建立新生小鼠MCMV性耳聋模型,通过观察耳蜗感染MCMV时间与各时间窗耳蜗形态改变、螺旋神经节(spiral ganglion cell,SGN
矿山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的企业。如何利用有限的能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多次用电考察和精矿单耗的研究,大石河选矿厂各主要作业电耗比例为;破碎占7.
第一部分小鼠腹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特点目的:建立小鼠腹腔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生物被膜(BF)感染模型,观察小鼠腹腔P.a生物被膜感染特点。方法:(1)构建体外P.a生物被膜:医用输液管(PVC材料)为载体,野生型PAO1为实验菌株,体外培养形成早期P.a生物被膜。(2)构建小鼠腹腔P.a生物被膜感染模型:将14只雌性小鼠随机分成无菌载体植入组
目的:观察大鼠触液核5-HT2A受体的分布及其在瘙痒过程中的表达,探讨触液核在瘙痒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用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250±20g),研究毁损触液核对瘙痒大鼠的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