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mtDNA D-loop区段及微卫星DNA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在淡水养殖业及淡水捕捞业中一直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近年来长江水系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长江水系鲢野生群体的产量急剧下降。人工繁殖过程中遗传资源管理和使用方法的不完善,也使鲢的生长表现、抗病抗逆性和遗传多样性等有明显的降低。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宁河县境内)以1957年产自长江的1000尾鲢鱼苗为基础,经过40多年的6代选育,2001年将育成的白鲢F6定名为“津鲢”,2010年被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定为新品种。本文应用1mtDNA D-loop区段的PCR-RFLP以及微卫星DNA检测技术对产自长江流域的白鲢以及津鲢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分析,以便为鲢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遗传育种等提供理论依据。1.采用PCR技术扩增湖北省监利、江西省瑞昌、湖南省长沙3个长江流域野生群体和天津市宁河津鲢群体共158尾鲢mtDNA D-loop区段,并用14种核酸内切限制酶对扩增片段进行酶切。结果显示:所有试验鱼均扩增出约1.6kb的DNA片段,10种限制酶有酶切位点,共检测出16种单倍型,以单倍型I为主,在各群体中所占比例为57.5%-90.0%。鲢4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1885-0.6526和0.001182-0.007570。瑞昌群体与监利群体的Rogers遗传距最小,为0.1250;监利群体与宁河群体的Rogers遗传距最大,为0.2693。x2检验结果显示4个群体间的遗传差异显著(P<0.01)。在4个群体中,宁河津鲢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均最高,并且HinfⅠ的C酶切类型为津鲢群体所特有,达20.0%。2.利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瑞昌和宁河两个群体共88尾鲢进行PCR扩增。检测出瑞昌群体和宁河群体的每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和3-7个;单位基因座位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429和4.574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030和2.5026;平均杂合度观测值分别为0.5464和0.4997;平均杂合度预期值分别为0.5060和0.519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分别为0.4503和0.4773。7个位点共检测到34个等位基因,27个为两个群体所共有,7对引物在两个群体中均表现出多态现象;两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9560,群体间的Nei遗传距离为0.0450,Fst值为0.0209。显示出长江流域的瑞昌群体鲢与人工繁殖的津鲢都属于中度遗传多态性,群体间存在较小的遗传分化,遗传差异不显著。
其他文献
  大庆深层气藏是油田天然气上产的主力气藏,这类气藏储层物性差,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多变,采用直井开发需压裂改造,单井产量低,储量动用程度低,大部分井区难以有效动用,难以形成较大
会议
  随着大庆油田勘探步伐的不断加快,扶余、高台子等储层逐渐成为勘探重点领域,针对此类致密储层需要进行水平井试油测试技术研究,水平井试油测试技术主要是首先分析水平井井身
会议
  密闭缓冲罐不仅具有计量功能,同时对从分离器出来的原油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使之以最佳的流速和压力平稳的传输到运输设备或燃烧器上。由于轻质油的高挥发性,且短期试采施工
会议
通过将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相结合模拟人智能诊断过程,该文设计出实用、可靠的固定床煤造气生产过程故障诊断系统.首先对故障诊断过程、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固定床煤造气过程
摘要:高中生物学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生物学习能力和实践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生物教学的设计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这就是为什么教师应重视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原因,本文探讨高中生物教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和对策,运用灵活的教材,正确进行教育设计,积极参与教育培训,以期提高我们教育设计的水平,建立起高效的生物教育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设计,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
在聚合物材料中,聚合物微囊因为其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内部空腔体积大及构造稳定的特性,可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它的制备及应用已成为当今高分子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领域涉
在中国的艺术院校,中国画的学习包括两种基本技能训练,一个是西化的素描、色彩,另一个是中国画的临摹,而这两种基本技能并不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文章试分析中国画基础教学中
  未经处理的天然气中都含有一定的水蒸气,它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生成冷凝水、冰塞和水合物。水合物是一种笼形晶格包络物,即水分子藉氢键结合成笼形晶格,而气体分子则在范德华力
玉米芯工业残渣是在木糖(醇)生产过程中,将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提取后剩余的工业残渣,其纤维素含量丰富、半纤维素含量低且不需预处理,是一种生产乙醇或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优良木质纤维素原料。然而,在同步糖化与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中,纤维素酶成本占到了将近50%。本论文主要研究在利用玉米芯工业残渣生产乙醇的过程中,通过间歇减压蒸馏和补充物料的方式,实现纤维素酶的循环利用,进而降低乙醇生产过程中纤维素酶的用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