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心绞痛是一类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病情较复杂、变化迅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是其常见并发症,病死率较高,现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发现心绞痛患者病情恶化的相关预警参数,对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心电图QRS碎裂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es,fQRS)对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是一项独立的心脏性猝死或心力衰竭入院的预测指标,且fQRS检测简单、价廉且易于辨认,正逐渐成为无创心电诊断指标的热点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fQRS与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事件增加相关,然而对于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出现fQRS危险性如何鲜有研究,故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数据库中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fQRS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方法:1.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直径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521例;2.根据入院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的检查是否出现fQRS分为实验组(fQRS组)和对照组(NfQRS组);3.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心电图参数及心脏超声结果情况;4.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相关指标与fQRS的关联性;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心电图fQRS的关系。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中,与NfQRS组相比,fQRS组患者年龄较大[(66.2±9.7)岁比(64.1±10.0)岁,p=0.002]、空腹血糖水平较高[(5.9±2.0)mmol/L比(5.4±1.7)mmol/L,p=0.028];2.心电图参数中,与NfQRS组相比,fQRS组患者QRS波时限较长[(108.2±24.6)ms比(92.0±12.2)ms,p=0.004];3.心脏超声结果中,与NfQRS组相比,fQRS组患者右房内径[(36.4±3.8)mm比(34.9±3.3)mm,P=0.001]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1.2±7.4)mm比(47.3±4.4)mm,p<0.001]较大,左室射血分数较低[(55.0±10.6)%比(60.2±8.2)%,p<0.001];4.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fQRS与年龄增大(r=0.096,p=0.029)、空腹血糖水平升高(r=0.111,p=0.011)、QRS波时限延长(r=0.183,p<0.001)、右房内径增大(r=0.141,p=0.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r=0.245,p<0.001)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r=0.210,p<0.001)呈正相关,而房性早搏(r=0.021,p=0.636)、室性早搏(r=0.021,p=0.636)等尚未发现与fQRS存在显著相关性;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OR=1.833,95%CI:1.059~3.173,p=0.030)、空腹血糖水平较高(OR=1.999,95%CI:1.024~3.902,p=0.042)、QRS波时限较长(OR=2.422,95%CI:1.380~4.250,p=0.002)和LVEF降低(OR=2.274,95%CI:1.002~5.161,p=0.049)与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心电图fQRS出现独立相关,其中相关性最高的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OR=2.743,95%CI:1.093~6.887,p=0.032)。结论:本研究显示年龄增大、空腹血糖水平升高、QRS波时限延长和LVEF降低与fQRS相关,其中LVEDD增大与fQRS相关性最高。而心电图fQRS具备检测简单、快速可重复、价廉且易于辨认的优点,作为一种无创心电学指标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对于心绞痛预后价值仍有待研究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