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昌宁—孟连带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著名三江造山带的南段。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直是国内外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地区。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发表了较多的论文和专著,研究的内容涉及地学的各个方面。由于受种种原因的限制,对该盆地的地层划分、层序、岩浆活动所反映的环境、盆地的发展演化等,不同学者甚至同一学者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认识。通过近期的工作,在耿马地区新发现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新填出一些玄武岩、蛇绿岩,对区内地层的层序、古特提斯演化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 昌宁—孟连盆地目前呈南北向展布。根据地层的岩石组合、古生物、接触关系和地层单位的纵横向变化等特征,晚古生代的地层明显的可分为东、西两个地层小区:东部地层小区从下至上可划为泥盆—石炭系南段组、二叠系拉巴组,为一套泥质岩、碎屑岩,上部夹硅质岩、碳酸盐岩建造,属被动大陆边缘斜坡—半深海沉积;西部地层小区由下至上划分为下—中泥盆统温泉组、中—上泥盆统曼信组、上泥盆—下石炭统平掌组、石炭—二叠系鱼塘寨组、中二叠统大名山组、上二叠统石佛洞组,此外,在孟连一带尚出露中—上二叠统火居组。岩性由碎屑岩、硅质岩→硅质岩、火山岩→碳酸盐岩组成,总体构成一个由浅到深再到浅的沉积旋回。 本次研究后获得如下新进展及新认识:(1) 南皮河组没有存在的必要应予以废除;石佛洞组的地层年代应为吴家坪阶—长兴阶;昌宁—孟连带地层主体可分成东、西两个小区,共同组成一个较完整的盆地系统。(2) 岔河组、中寨组仍应分别归属泥盆系温泉组和曼信组;而牡音河组划归拉巴组更加合理。(3) 本带火山作用主要可分为二期,即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平掌组,二叠纪火居组;曼信一带出露的苦橄玢岩仍应属超浅成岩体,时代为晚华力西期,不应归入喷出岩。(4) 昌宁—孟连带是在早古生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晚古生代并不存在规模宏大的大洋。在D3—C1曾有一个小洋盆存在,推断洋盆的最大宽度约为800km,相当于威尔逊旋回红海阶段的晚期或大西洋阶段的早期;(5) 对于目前采用岩石化学等分析成果进行成因、环境判断时,笔者认为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手段使用。(6) 按照笔者的认识,昌宁—孟连带晚古生代并不存在两个板块缝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