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对外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aote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拉克复兴党自1968年第二次执政后,对外方针上一直执行“两步走”战略。在中东,伊拉克一直争作地区强国,努力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在中东以外的地区,伊拉克奉行“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而两伊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伊拉克现存的外交环境,持久而残酷的战争使伊拉克筋疲力尽。面对霍梅尼的疯狂恋战,伊拉克由激进的阿拉伯国家转变为温和的阿拉伯国家,并放弃“中立、不结盟”的策略,转而主动向阿拉伯国家、世界大国示好,并同他们发展友好关系。本文主要讨论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为赢得战争所作出的外交努力。在此期间,伊拉克与很多国家建立起友好关系,并争取到军事、经济、人力、情报等多方面的支持。全文一共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概述了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对外关系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冷战还没有结束,美苏在中东的争夺还异常的激烈。冷战的阴影与两伊战争相互交织,导致伊拉克的外交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章详细论述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与苏联的关系。两伊战争时期伊苏关系从冷淡到友好到再次动摇,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复杂变化。而战争中伊拉克对苏联武器的依赖,致使伊苏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伊拉克前线的武器供应。第三章主要论述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与美国的关系。伊美关系较伊苏关系而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即使出现过危机也未影响到伊美关系稳定的发展趋势,为此伊美之间还建立了情报、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联系与合作,这对战争中的伊拉克来说非常重要。第四章主要论述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两伊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与伊拉克同生存、共命运,互为彼此的依靠与屏障。伊拉克必须首先处理好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以保证后方的稳定与支援。而阿拉伯国家在两伊战争中分为明显的两派:以约旦为首的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和以叙利亚为首的反对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面对两伊战争,阿拉伯世界分崩离析,但绝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选择支持伊拉克。最后通过对伊拉克这八年外交活动的分析,总结出伊拉克在两伊战争时期的外交特点并对伊拉克这一时期的外交活动的得与失做出相应评价。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的一切外交活动及其外交变化皆是基于维持战争以及尽早赢得战争的需要。伊拉克通过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关系赢得了战争所需要的支持。
其他文献
目前,新型城镇化进程正在我国不断快速实施推进中,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经济转型已经进入深水期,大量的农村土地被政府征收,从而造成大批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大量失地农民
<正>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艺术乃至整个新疆古代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克孜尔石窟壁画的造型本身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将着眼点放在一个具体的石窟上能为
快递服务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快递价格的竞争,二是服务水平的竞争,其中,前者是当前国内快递市场面临的突出问题。很多快递企业为了获取市场份额,采取低价竞争策
<正>20世纪初现代主义在西方成为主流,现代主义美术则侧重反映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变革,也折射出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它在处理人、自然、社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是城镇居民可选择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发展智能公交对缓解交通压力,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升公交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差序格局”的乡土基层结构。随着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改变,个人的交往圈子不
目的:1探讨顺铂分别联合雷帕霉素、3-MA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2探讨顺铂分别联合雷帕霉素、3-MA对裸鼠肺腺癌A549细胞癌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和相
<正>《上海轶事大观》中的旧上海逸闻陈伯熙先生编著的《上海轶事大观》一书,1924年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书中的内容一部分由作者自撰,一部分取自别人的著述。该书编成的时
期刊
交互式书籍的目的在于为人与书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沟通渠道,使书籍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对话模式,信息不再是从书单向传递给读者,而是通过读者的参与,共同进行信息交流。将交互设计
儿童是人的一生中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一个特别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影响深远的关键时期,应当受到更多的保护。儿童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在安全问题上,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