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观察和分析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民族之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形态(平均细胞面积(AVE)、变异系数(CV)、六边形细胞百分比(6A))和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变化,了解维吾尔族和汉族间角膜内皮损伤后修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各60例(60只眼),根据患者民族进行分组,术前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核硬度分级,术中记录超声乳化的累积超声能量(CDE)和超声乳化时间(UST)。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和6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平均细胞面积(AVE)、变异系数(CV)、六边形细胞百分比(6A)及中央角膜厚度(CCT)等相关数据。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维吾尔族患者组和汉族患者组手术中累积超声能量(CDE)、超声乳化时间(UST)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患者组和汉族患者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在术后均明显下降,术后1周、1月、3月、6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患者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在术前、术后1周、3月和6月均低于汉族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在术后1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患者组和汉族患者组在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AVE)、变异系数(CV)和六角形细胞百分百分比(6A)三项指标术后1周、1月、3月、6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进行对比,汉族患者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AVE)增大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患者组和汉族患者组术后1周时中央角膜厚度(CCT)增大最明显,与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术后1月时汉族患者组较维吾尔患者组中央角膜厚度(CCT)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6月时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下降、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改变。维吾尔族患者与汉族患者术前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在恢复过程中存在差异。维吾尔族患者较汉族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平均面积(AVE)和中央角膜厚度(CCT)术后损伤程度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