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电荷抑制问题已成为聚合物绝缘介质能否成功应用于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的主要决定因素。要解决此问题,除了添加无极填料对主绝缘进行改性外,本课题主提出在聚合物主绝缘和半导电屏蔽层之间增加一层非线性绝缘介质屏障层,达到抑制主绝缘体内空间电荷的目的。非线性绝缘介质屏障层的微界面属性可用来调控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然而微界面与介电性能的关系尚不能直接探明,因而本实验希望通过构建的线性/非线性双层复合绝缘结构的宏观界面,模拟线性/非线性复合材料中的微界面。本文以氧化锌阀片和环氧树脂构建的双层复合绝缘为实验对象,以极化、退极化电流时域谱(PDC)为测试手段,对线性/非线性介质宏观界面极化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为非线性屏障层抑制空间电荷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介电特性的双层介质构成的复合绝缘存在夹层极化,其PDC与单层介质PDC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双层复合绝缘界面极化对应的界面电荷极性会因实验电压的极性而不同,因此对应PDC也不同。对界面净电荷Q(t)理论分析发现:双层介质界面电荷极性总与ZnO侧电压极性一致,双层试样不同接触面粘贴测量极、不同电压的极性下极化退极化过程电荷的积累和消散情况各不相同。在不同电压极性下测得双层复合试样的极化特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ZnO接测量极外加正极性电压积累电荷量最多。研究双层试样不同厚度比时发现:ZnO层厚度过大将不利于极化。EP/ZnO双层介质极化吸收电荷幅值随外加电场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