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离子对紫花苜蓿和番茄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ang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耕地污染严重,食品安全受到极大地威胁。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作物的生产。然而化肥和农药却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第一位污染物,在非点源污染中占据很大比例。研发和应用广谱、高效、环保的新型制剂,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是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肥料研发领域的重点和热点。因此,为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开发和应用新型环境友好制剂十分必要。  钛离子对植物具有多种作用,能显著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促进根系发达,提高作物肥料的利用率,提高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一步显著增加作物产量,从而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然而,钛离子对植物的这些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探究钛离子对植物的作用机理,是本研究探讨的科学问题。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有效应用钛离子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本论文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材料,以新型环境友好的抗水解稳定离子钛(Anti-hydrolyze stabilized ionic titanium,ASIT)为钛离子制剂,研究钛离子对植物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测定植株的根系,以及幼苗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酶活性,研究钛离子对植物的生理和生长的作用。并进行田间试验观察钛离子对番茄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进一步利用RNA-Seq技术,在Illumina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在转录水平上检测钛离子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测序结果进行检测验证。获得以下结果:  一、钛离子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提高抗病能力  紫花苜蓿和番茄种子钛离子(4或8mg/L)和清水分别浸种后播种,观察植株生长。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处理组植株根系发达,根更长、须根更多、根系更密,幼苗更健壮。浓度为8mg/L处理的效果更好。结果表明,钛离子显著促进苜蓿和番茄植株的生长。  番茄种子分别用0(对照组)、8mg/L钛离子(处理组)浸种24hr后播种,幼苗期间隔3周分别喷施(4mg/L)2次后,全生育期观察。结果显示,钛离子处理组番茄生长良好,根系发达,几乎未感染疾病。对照感染严重的脐腐病,几乎绝收。脐腐病通常是缺钙、缺硼造成。结果表明,钛离子能显著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番茄的抗病能力。  二、钛离子提高植株酶促防御系统酶活性  钛离子(8mg/L)溶液浸种苜蓿和番茄,萌发后检测钛离子对植株SOD、POD、CAT酶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钛离子处理组POD、CAT、SOD活性均显著提高。结果表明,钛离子能促进酶促防御系统酶活性,提高植株对逆境的抗性。  三、钛离子影响紫花苜蓿和番茄基因表达  高通量RNA-Seq测序,比较转录组分析,研究钛离子对植株基因表达的影响。钛离子溶液(0,8mg/L)浸种紫花苜蓿24hr后萌发,3天后取整株进行测序,研究钛离子对植株基因表达的影响。与同属已经测序的蒺藜苜蓿进行比对,紫花苜蓿与之匹配率较低,因此进行无参考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测序共获得129,001,482条原始数据(Raw reads),原始测序数据经过滤后得到高质量Clean reads127,178,765条。de novo拼接共获得大于200bp的转录本327,131条,大于200bp的非冗余unigene共200,921个。对unigene进行7大数据库的基因功能注释,至少能成功注释到一个数据库的unigene共有181,870(90.51%)条。差异表达分析表明,与对照相比,8mg/L钛离子处理引起大量基因表达发生变化,668个差异表达的基因中313个上调表达,355个下调表达。GO和KEGG注释结果显示大量光合作用、种子发育相关类编码基因上调表达。  用钛离子溶液(0,8mg/L)喷施番茄叶面,研究钛离子对番茄叶片基因表达的影响,在转录水平上研究钛离子作用的分子机理。结果显示,原始数据经过滤,每个样品的Clean reads都在42,724,406reads以上。与番茄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共获得24,403个基因注释结果。差异表达分析表明,与对照相比,8mg/L钛离子处理引起大量基因表达发生变化,1145个差异表达的基因中818个上调表达,327个下调表达。GO和KEGG注释结果显示大量DNA复制、核糖体类、酶促防御系统酶和抗病相关等编码基因上调表达,下调的基因主要有天冬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等基因。  因此,苜蓿和番茄在经过钛离子溶液处理后,对植株的基因表达产生影响,大量与生长和抗性相关的基因上调表达。  四、实时荧光定量PCR证实测序结果的可靠性  为了确认Illumina RNA-Seq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分别挑选苜蓿和番茄26个差异显著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测序结果,这些基因包括病程相关、氧化还原、光合作用相关等,包括上调和下调的unigene。qRT-PCR结果和RNA-Seq结果一致率达到70%以上,说明转录组定量结果可靠。  结论和推论:  钛离子能够影响紫花苜蓿和番茄大量基因表达,上调许多基因的表达,如核糖体蛋白、叶绿素A/B结合蛋白、脂氧合酶、铁氧还蛋白、酶促防御系统酶和抗病相关等编码基因等基因;显著促进植株根系发达,有利于根系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钛离子在光作用下,会发生能级跳跃,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推测这种弱胁迫作用,作为一种信号刺激植物产生应答,引起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促使植物体内产生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从而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植物根系发达,提高作物对逆境的耐受力。本研究为揭示钛离子对植物的作用机理打下基础,为进一步钛离子制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非编码RNA(non-protein-coding RNA,npcRNA)发挥着重要而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但迄今对其功能的了解还很有限,对长的非编码RNA(long npcRNA)的功能更是知之甚少。本研究根据预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对IEEE802.11b无线局域网物理层基带处理器接收端的VLSI设计和实现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了遵循最小均方误差(MMSE)原则的判决反馈均衡器(DFE)接收构架来减小信号间的码间
大数据时代,规模巨大的数据集呈爆炸式增长,庞大的数据流使得现代通信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通信带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传统并行传输方式成为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瓶
氮化镓(GaN)是直接带隙材料,适合制备光电器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室温下不溶于水、酸和碱;熔点较高(约1700℃)、禁带宽度大(3.4eV),适宜制备高温、抗辐射器件;电子峰值速度高(室
近年来,电源产业蓬勃发展,封装、电压和电源架构等技术推陈出新,DC-DC转换器技术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如开关频率高频化、软开关技术、低压输出技术等,这些技术使得DC-DC转换器向着
体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运动水平、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本课题是专门为拳击比赛系统而设计的,系统满足拳击比赛项目管理的各种需求并实现了对运动
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以下简称DSP)的出现,是信号处理系统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随着DSP的功能日益强大,技术不断升级,系统不断完善,DSP技术的普及
由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el Input Multiple Output)系统采用多发射天线和多接收天线的结构,因而能够充分利用信号的空间资源,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系统信道的容量。所以对于大
视觉注意力选择是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ion System)的一项重要机制,它主要是通过大脑中的视觉系统对眼睛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精简和处理,从而将提炼后的信息传输到高级的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