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报应小说叙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应小说作为志怪小说较为特殊的一个子类,兼具文学与宗教的双重特征,具有强烈的佛教说教意味,然正因为报应小说特殊的文化属性,历来对其研究缺乏深入。本文研究落脚点于《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冥祥记》、《冥报记》等为代表的晋至唐报应小说,希望通过对这类小说佚文的分析归纳出佛教报应小说的叙事方式和特点,通过对比佛教思维与中国本土思维方式的异同,总结出佛教影响下报应小说对传统叙事的超越和补充,从理论上证明宗教叙事对中国小说叙事的催生作用。本文分为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序言部分对“报应小说”与“报应思想”进行界定,并梳理研究状况,分析对报应小说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必要性。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报应小说的时空性特征,首先将中国固有的时空观念作一梳理,然后通过对报应小说叙事过程中所持时空观念进行比对,从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论述佛教思维对叙事的刺激与开拓。时空观下的叙事依托文本反映的却佛教与传统思维的不同,叙事的创想实质是思维的碰撞,佛教思维与观念的渗透让中古志怪为之一震,时空的多维性为小说叙事提供了不竭动力与可能。第二章,报应小说的形象体系,从神、人、僧三个角度来研究小说中所体现的各类形象,形象的探讨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时空叙事的魅力,对于报应小说的宗教使命来说则是佛教的体验者与宣传者,本章通过神的救助与博爱反映佛教初传时期的宣传策略,通过游冥形象、轮回形象来分析形象在时空性下的独特魅力,通过僧人形象在报应小说由晋至唐的变化说明佛教传播过程的深入如何体现在文本之中。形象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展开叙事,也更利于直接宣传佛教教义、吸纳教众,从文学与叙事角度来看,则为后世幻想文学提供了诸多模仿的范式。第三章,报应小说叙事的内在逻辑——因果逻辑,“因”“果”是佛教思维中重要的元素,也是报应小说叙事的主体思维,报应小说正是借助一种不合逻辑的“因果”,才让小说的叙事具有了无穷无尽的魔幻魅力。第四章,报应小说对史传文学的叛逆,从小说自身文学演变过程中分析史传与宗教对叙事的积极意义,报应小说正是在对史与宗教的吸收借鉴中,形成了独特的叙事方式。结语部分揭示报应小说与报应思想的渊源,正是由于中国文学的“美善兼济”特征,报应思想才会在中国存在几千年之久,但不可否认,报应小说及其叙事方式在报应思想的普及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玉米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玉米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作物受灾现象,是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倒伏逐渐成为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
随着手机的普及使用,手机短信业务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之一。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垃圾短信大量泛滥,日益猖獗,严重干扰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影响社会的稳定
电工圆铝杆是生产电力和通讯领域铝质电缆的上游原材料,我国每年用作电导体的铝材料约40万t.长期以来,由于铝导体质量不高,在输电过程中造成电能巨大损耗.为了适应电力、电器
阐述了一种新型EL冷光驱动芯片的设计。该电路内部采用两级升压结构和SPWM控制策略,以及可以与低压工艺兼容的高压管结构。详细描述了各个模块电路的设计,完成了版图布局。仿真
通过Kinect体感仪,实现人体三维重建.使用Kinect体感仪,扫描获取人体三维数据,利用深度数据转换算法实现二维顶点的三维化,再通过红外相机姿态跟踪算法进行顶点集配准,求解出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除一些传统外,又新兴了一些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营销似乎也成为商家"捞金"的一大契机。"淘宝""京东"等电商以此类为契机,打出目不暇接的广告。消费行
目的研究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找出促进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点。方法选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即恩格尔系数)、城镇
目的比较外侧小切口微创方式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常规后外侧切口TH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6月,采用外侧微创小切口(A组)THA治疗髋部疾病26
目的比较成人脓毒血症患者2h静脉泵入负荷量1.0g与2.0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T>4×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制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成人脓毒血症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
教材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教材的评价工作又是教材发展的风向标,可谓是重中之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教材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日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