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幼儿园中生活和成长,人们对幼儿园空间环境品质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通过研究发现,自然光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眼部发育以及学前教育都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诸多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的制约,许多新建的幼儿园建筑现状并不乐观,其中光环境的营造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基于这个问题,本文旨在运用软件模拟的方式,以利于幼儿成长健康为目标,进行幼儿园自然采光优化及相关策略的专题性研究。本文首先对幼儿健康与幼儿园光环境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幼儿生理、心理学特征及其与成年人的差异,探讨自然光对幼儿视力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认知能力、社交行为及生物钟的具体影响,进而指出各项自然光环境指标与幼儿成长健康的关系。整理光环境评价相关规范与标准,为文章后续分析奠定基础。本文研究对象为幼儿日常活动主要区域——幼儿园班级单元。通过对已建成幼儿园的空间形式进行调研、归纳,以及对其空间结构、室内构件、装饰材料的抽象与简化,建立了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幼儿园班级单元空间模型。并对此空间模型进行后续自然光软件模拟工作。在技术方面,对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自然光模拟软件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并对幼儿园自然采光模拟方法和流程做详细介绍。基于对幼儿成长健康、自然光环境指标及软件模拟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本文提出以营造幼儿成长健康的自然光环境为引导的幼儿园设计策略。通过增加优质朝向采光、合理退进、缩小班级尺度、优化装饰材料的方式保证充足光照,驱动幼儿生物节律;通过利用窗口格栅、反光板、控制壁面材质的方式避免眩光进入班级单元,削弱幼儿眼部刺激;通过提升侧窗高度、合理布置天窗、补充班级北向自然光的方式均匀幼儿园班级光照,塑造幼儿开朗性格;通过增加有色玻璃、彩色墙面以及人工光源的方式为幼儿园活动室添加彩色光,培养幼儿活跃思维。最后,通过4个国际上比较优秀的幼儿园的实际案例进行自然采光模拟分析及研究,分别对其使用的退台布局、日光筛选、剖面设计、装饰设计等各项设计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对这些采光优化策略进行自然采光模拟,提出各项策略的使用对幼儿园班级单元光环境的优化程度,得出数据及可视化结论。从而对本文第四章提出的采光优化策略进行佐证。本文通过理论调查、现状剖析、总结策略、案例佐证的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借鉴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幼儿健康管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优化重点、归纳设计策略,进一步深入拓展了文章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