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ZnO对反硝化同时甲烷化体系的影响及数学模拟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ZnO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光电学、橡胶、陶瓷、化妆品、纺织品、食品卫生、水体修复、农业畜牧业等行业。但纳米ZnO在这些行业中的生产、运输、使用及处理处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必然对生物处理系统产生潜在威胁。反硝化同时甲烷化(SDM)体系能充分利用废水有机碳源,实现生物脱氮的同时回收能源(CH4),优化废水处理工艺,降低处理成本,对废水处理的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以SDM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纳米ZnO在该体系中短期和长期暴露的影响作用及其迁移转化过程,完善纳米ZnO的毒性数据。基于颗粒碰撞理论和ADMl模型,构建纳米ZnO离子释放模型、ADM1和SDM耦合的扩展模型,模拟纳米ZnO的溶解和吸附过程,以及对各功能微生物抑制过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纳米ZnO离子释放模型合理地模拟如下过程:①纳米ZnO的溶解释放可溶性Zn2+;②悬浮纳米ZnO和可溶性Zn2+被颗粒污泥所吸附;③纳米ZnO和Zn2+对颗粒污泥的抑制作用。相应的动力学参数成功估计。对于纳米ZnO的浓度50、100、200、400mg/L,得到相应的ka、a、η的估计值。ka的估计值分别为5.48×10-2、3.23×10-2、4.70×10-3、3.59×10-3mg/(g.h);常数 a 估计值分别为 0.5702、0.5356、0.1615、0.0475;的值分别为 0.1699、0.1294、0.0697、0.1252。ADM1扩展模型较好地模拟纳米ZnO对酸化菌和产甲烷菌的抑制过程,相应抑制参数为:KI,su、KI,bu、KI,pro、KI,ac和KI,h2,其估计值分别为0.00051、0.0062、0.0057、0.00935和0.000312 mgZn/L。从实验过程和数学模拟两方面,均表现出纳米ZnO对酸化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甲烷菌。SDM扩展模型成功模拟了纳米ZnO对酸化菌、产甲烷菌和反硝化菌的抑制作用,较好地分析出纳米ZnO对SDM体系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底物利用速率的抑制。KI,NO2=0.00007<KI,NO3=0.042;KI,ZnO,bu=0.094<KI,ZnO,pro=0.10<KI,ZnO,ac=4.45,这也证实了 N02-对产甲烷菌的抑制强于N03-,纳米ZnO对酸化菌的抑制作用强于产甲烷菌。纳米ZnO的长期暴露实验表明,UASB反应器运行性能与纳米ZnO的浓度和污泥尺寸有明显相关性。在1.0、5.0、10 mg/L纳米ZnO暴露下,UASB的产甲烷量、COD、挥发性脂肪酸(VFA)等均产生部分抑制作用。随着纳米ZnO暴露浓度增加至50mg/L,产甲烷量和VFA被严重抑制。但在纳米ZnO的整个暴露过程中,产氮气量没有明显影响,表现了纳米ZnO对反硝化菌的抑制较弱。相比小尺寸颗粒污泥(<2mm),大尺寸颗粒污泥(≥2mm)表现出更强的抵御毒性冲击的能力。但在50 mg/L纳米ZnO暴露下,颗粒的污泥结构均严重破坏,生化过程也被严重抑制,表现了颗粒污泥抵御纳米ZnO毒性冲击的能力是有限的。此外,傅里叶红外(FTIR)、三维荧光(EEM)、扫描电镜(SEM)等对胞外聚合物(EPS)进行光谱分析,松散型胞外聚合物(LB-EPS)和紧密型胞内聚合物(TB-EPS)的荧光峰及羟基、C-H基、N-H基等官能团的特征锋位置及强度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了纳米ZnO对颗粒污泥产生不同的抑制效应。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稻米Cd污染现象日益严重,Cd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如何控制和减轻稻米Cd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战略需求。本文根据湖南省稻田生产的
急性阑尾炎属于外科常现的急腹症,一般治疗方式要求进行手术切除。尾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炎性变化,青年患者众多,通常是急性阑尾炎。阑尾腔中的细菌容易受到感染,一旦阑
时尚潮流的变化使传统的花卉图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中国传统的花卉图案已然成为各大时尚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在诸多的服装作品中都展现出了样式丰富的花卉图案。人们生活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经Polyacrylamide或Cationic Polyacrylamide调理后,虽然容易实现固液分离,但是由于聚丙烯酰胺类药剂较强的架桥作用使得污泥内部生成了稳定的网状结构,限
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及地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污水进行深度脱氮能够有效减少排入自然水体的硝酸盐氮含量,目前利用自养反硝化菌进行反硝化脱氮成为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