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作为选修课程物质凭借的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在选修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自2003年以来,共计有五个版本72本选修教科书投入使用。面对如此众多的选择,如何评价他们,并作适当选取,成为摆在众多学校和教师面前的难题。
因此,本文从理论总结和实地调研两方面入手,总结并编制语文选修教科书的评价细目表。为限于篇幅,仅以五大模块中“小说与戏剧”模块的小说部分为例。并使用该评价工具,分别对人教版、语文版和苏教版共计6本小说部分教科书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各版本优缺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使用和编写建议。
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几个核心概念的界定,文献综述和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提出目前理论界虽然对教科书评价方面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集中于必修教科书方面,很少涉及语文选修。这位本文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
第二部分首先是从教科书编写原则、《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选修课程的功能和小说文体的特殊性等四个方面,总结编制评价细目表的理论要求。再根据对一线师生的调查和访谈,总结编制评价细目表的实践要求。最后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编制教科书评价工具--评价细目表。
第三部分用上文编制好的评价细目表,对三版本小说部分教科书分别进行评价。列出每一本书的特点,并实施评价,得出其各自的优缺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教科书评价非定量评价,在使用该表进行评价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细目表的顺序列出每一项的优缺点。而是根据细目表上五个维度进行综合,并结合定性评价,得出最后的评价结果。
第四部分是根据评价结果对有关人员的反馈。包括教师应该如何利用上文的评价结果,选取适当的版本,更好地使用教科书。以及对于教科书编制人员而言,如何看待这样的评价结果,并对以后的编制工作进行改进,如去过度“人文性”、加强选文时代性等等。
总之,本文通过理论总结和实践调查,构建语文选修教科书评价工具,并使用这个工具,最终得出反馈意见。期望得到有关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并一同为完善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