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洪湖瞿家湾古镇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xsg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与[日]神奈川大学合作项目“中日湖北历史城镇街道共同研究”,及武汉理工大学校基金资助项目“湖北古镇保护利用模式与方法研究”,同时也是湖北建设厅研究项目“湖北传统民居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个案研究,本文以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洪湖瞿家湾古镇作为对象,从建筑史和城市设计的角度,结合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古镇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使用调查、测量分析、比较分析三种方法,从调查瞿家湾现状及其相关史料入手,揭示古镇发展与演变规律,探求瞿家湾老街特色与内涵,进而更加准确把握湖北传统聚居方式,发掘古镇历史文化内涵,并弘扬地域传统历史文化特色,提出更适合于古镇保护与利用的方案。 瞿家湾镇早在明弘治九年(1496)便已形成,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作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古镇现今保存有中共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等革命旧址、遗址39处,镇上的瞿家湾老街依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风貌。 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闻名遐迩的湖乡集镇,瞿家湾镇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概括为“因族成村,以商兴镇”,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和瞿氏家族繁衍与古镇形成演变密不可分。古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受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形成了“攻位于汭”的落址形式、“一街数巷”的古镇结构和“一河·一镇·八分田”的空间格局。镇上老街形成“街道沿河生长,房屋临街而建”的形态,而亦商亦住的功能,又促使其产生小而宜人、适于交往的街巷空间。瞿家湾保存有50余栋传统式民居建筑,以灰瓦、坡屋顶、白墙、砖木结构为主,多为清末民初所建。从1960年代开始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就拨款对其进行保护和维修,现古镇建筑保存质量良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2-6章是整个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论述了古镇的历史演化过程、城镇空间布局,街巷空间、建筑类型和特征,提出了“保护历史风貌,恢复商住功能,改善居住环境,焕发老街新生”保护与利用构想,第7章为结语。
其他文献
本文对烷基磷酸酯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烷基磷酸酯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归纳出一次性即可分析出单、双烷基磷酸酯含量、磷酸含量,并计算出
肺炎是指由于感染细菌、病毒以及其它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的肺部炎症。由于老年人体质远较中青年差,存在各种基础性疾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故发病不典型,同时对抗生素耐药的
跨国并购,即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国企业通过获取其他国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从而取得对该企业控制的一种投资行为。并购本身作为一种市场经
劳动法正式颁行已有十年之久,相对于其间劳动者权益保护实体法立法上的进步,我国劳动执法程序立法上的发展明显落后。改革二十余年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大量
随着电信、电脑网络的迅猛发展,日益更新的技术创新带给企业不仅仅是技术优势、产品创新、核心竞争力,它也带来企业所不愿面对的窘迫——假冒、仿制,会给这些企业带来无尽的
本论文主要讨论用于样本外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的构建。时间序列是对经济变量的观测,而这些变量可能源于各个不同的商业与经济领域。 时间序列数据多式多样。典型的情况是,
锯切加工是木材加工中运用最广、加工量最大的一种切削方式。锯切工件表面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动态特性。所以研究锯切过程中系统的动态性能对提高锯切质量,减少切削
本书从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对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华裔美国文学这一美国文学“新冒现”的分支进行了文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文章力求采两家研究方
本课题是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智能爆破与信息防护系统的子课题,智能防腐电源系统研制是该项目的关键之一。 管线运输虽然已成为现代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命脉,但随着管线的增多
本课题是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智能爆破与信息防护系统的子课题,研究出智能管线防腐数据采集与监控节点是该项目的关键之一。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智能监控技术的基础上,综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