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实施以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抢抓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此背景下,通过中英文企业年报展示企业概况、发展状况、经营范围等一系列基本信息成为了企业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以达到促进对外宣传,提高品牌认知度,塑造企业形象,吸引潜在客户和投资者的目的。可以说,一份技术含量高、准确无误的中英文企业年报,是企业在信息披露和一系列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一份华丽而合格的“简历”。尽管商务翻译理论家和相关的研究学者从未停止过对诸如企业年报各类文本的翻译进行一系列探索和尝试,但中外鲜有学者对企业推介翻译问题上做过任何系统性理论探讨和细致考察,翻译实践亦是缺乏指导性方法策略,乃至谬误频现。基于目的-需求理论,本文旨在对中英翻译策略进行分类,并据此归纳一个可行的理论体系,以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遵循,力求对中英翻译策略进行一个可描述、阐述、实证和可操作的理论表征。在本理论系统的框架下,本研究从十大商业银行官方发布的中英文企业年报中选取十份报告原件进行案例分析。随后,根据语言的本体特点、文本信息的结构和功能,鉴于利益相关方的目的和需求特征,本文试图提出特色信息突出、经济、简洁的原则,以及相应的原则和可操作的规范,如“显化客观事实”、“隐化主观冗余”、“简化官僚标榜”、“淡化企业面子”、“浅化隽美修辞”等,从而弱化或简化非关联或低价值信息。更宽泛地说,本文通过对企业年报中不同类型信息的定性和实证总结,形成了微观研究的范畴。这一微观研究为进一步认识中观理论范畴和宏观范畴提供了客观依据和实践依据。此外,本文还引入了目的-顺应理论来调和不同社会、文化、心理和审美等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因此,宏观、中微观的理论概念可以有机地整合到理论体系中,从而形成连贯的多维解释力。综上所述,本文旨在从目的论-需求观出发,归纳出一套企业年报翻译策略的理论范畴体系,以促进企业年报对外宣传的有效性,促进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