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翻译协调理论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bo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史为鉴,以人为本。”20世纪是翻译的世纪。20世纪百年翻译史是人类翻译史上的黄金时代。在长期的文学翻译活动中,众多翻译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就译事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对翻译活动、文学翻译的特殊本质、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等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这些都为我们研究文学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一些学者在全面梳理了我国翻译研究现状之后,认为目前的翻译研究显示出不平衡的特征,如文学翻译少,部分研究还比较零散,特别是在翻译家研究中。正如穆雷教授所言:“我国对翻译家的研究往往只有研究对象去世之后才能总结其翻译经验,回顾其翻译历程”。如《翻译家周作人论》、《翻译家鲁迅》、《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和《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研究》等,都是后人对前人的一种探测性的研究,因翻译家的逝世,其研究无法得到被研究者的回音与确认。殊不知翻译家的研究绝非仅仅是整理他们的译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在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成熟过程和翻译观念的转化过程,以及他们如何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某种翻译理论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只有通过与翻译家面对面的交流,亲耳聆听并记录一些他们没有写出来的感受,才能使研究更加真实、生动、可靠、全面。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年近八旬、精神矍铄的全国资深翻译家高健的文学翻译思想进行梳理,探寻其翻译轨迹,彰显其翻译协调理论。全文从高健翻译协调理论写作的缘起入手,剖析我国文学翻译研究现状,探索翻译协调理论的创立背景、协调理论产生的客观需要和理论依据、协调理论的科学定义与实施策略,筛选文学翻译中十对主要矛盾的协调处理进行理论阐述,结合高健等名家译文进行实例论证与赏析,进一步阐述协调理论是高健翻译四论(相对理论、复式语言理论、语言个性理论以及停顿理论)之核心。同时,挑选典型实例论证协调理论的发展方向与完善途径,并以高健访谈录的形式,探索高健成功翻译之历程,有力论证了协调理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全文分为六大部分:一、绪论简述二十世纪文学翻译之研究成果,从翻译家研究之缺憾入手,阐述翻译家高健研究之缘起,介绍其丰硕的翻译成果,阐述其翻译思想研究之意义。二、翻译协调理论概述阐述协调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需要,探究协调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以及西方语言学、心理学研究之契合,从共时矛盾与历时矛盾两方面对协调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分析论证协调理论是文学翻译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文学翻译过程的始终。并对高健协调理论的定义、协调的对象与协调的实施策略(协调的前提与条件、协调的标准与要求、协调的幅度与范围、协调的效果与目的、协调的方面与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证,帮助读者在全面了解协调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应用协调理论指导翻译实践。三、翻译中诸关系与矛盾之协调从文学翻译中五组对立关系(译出原文的词还是译出原文的意,译文应像原文还是像译文,译文应反映原文的风格还是译者自己的风格,译文应保持原文的时代性还是选用译文同时代作品的词汇,译文应对原文完全照搬还是适度增减)、八组对话关系(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者、译文与译者、读者与译者,原文风格与译者、文化语境与译者、译文风格与译者以及社会与译者)的协调统一入手,分析论证文学翻译中十对主要矛盾之协调统一。即科学性与艺术性之协调统一、内容与形式之协调统一、整体与细节之协调统一,语言的自然性与民族性之协调统一,英汉民族思维之协调统一、形合与意合之协调统一、异化与归化之协调统一、历史风格与时代风格之协调统一、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之协调统一、译者的“克己意识”与“创造意识”之协调统一。该部分是全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协调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的具体例证。四、翻译协调之例证通过选取高健翻译的经典散文和《盖兹堡献仪演说》的四个不同译本进行对照赏析,凸显高健协调翻译之高妙,并以夏济安先生和高健翻译的《英国乡村》的诸多片段进行对比,启发读者思考,祈望读者尝试运用协调理论对译文进行客观分析,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然后选取高健译作《记得我们当年分手》、《圣塞西莉亚之歌》为典型译例,结合散文翻译协调理论与诗歌鉴赏之六角度、五标准、三美论与两认识的协调理论,论证高健协调翻译之广泛性与实用性。同时,本章还选取著名翻译家朱虹的汉译英作品和诸多翻译大家对嵌字特例所作的不同翻译给予逐一剖析,多角度论证协调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指导作用。最后补充以协调理论指导的自我实践,多角度论证协调理论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五、协调理论之发展与完善论述协调理论与高健其他四论(相对理论、复式语言理论、语言个性理论、停顿理论)之互补性,结合高健翻译实例,论证协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六、高健访谈录以访谈的形式回顾全文,围绕高健协调理论的起源、发展、完善进行深入探讨与论证,真实、全面、客观地再现高健协调翻译实践与协调理论形成之历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尝试突破翻译人物个案研究中面面俱到之传统模式,将研究聚焦于高健协调翻译理论,结合大量实例分析论证其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该研究方法重点突出,人物个性鲜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便于读者全面、客观地理解和把握翻译协调理论,为翻译家和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参考。(2)通过作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的交流,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既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论证依据,也为后人对高健翻译协调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3)尝试将翻译协调理论以规范、凝练的语言科学定义,追溯“调和”到“协调”的转变,阐释协调理论之内涵。(4)强调以追求“真、善、美”的协调统一为翻译的最高理想,取各家所长,将“协调为手段,和谐为目标”贯穿于翻译全过程。(5)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以和谐的态度、协调的手段,共同查找被研究者翻译实践中的缺憾,探索翻译协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这在翻译研究史上并不多见。(6)对研究者访谈录的整理,既真实再现了该文的写作心路,也为后人对翻译家的研究开启了思路,使其研究的鲜活性与可靠性得到最大程度提升。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以理论阐释为基础,以实例分析为手段,沿着高健协调理论之主线,探索其翻译实践,挖掘协调理论与翻译实践结合之契合点,论证协调理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本研究在问题切入点、研究方法和素材的收集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但同时在研究范围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可拓展空间。总之,高健翻译理论与实践为翻译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有待于学者进一步发掘,以便为高健的翻译研究乃至整个翻译家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引发更深的思考。
其他文献
神阙穴又名气舍、脐中,俗称“肚脐”,穴属任脉,任、督相表里,又为冲脉循行之地,因任、督、冲三脉一源三歧,经气相通,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涌泉穴位于足掌的前1/3凹陷处,屈足
中国保险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完成了产业奠基阶段,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产业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保险的内在需求日益扩大,保险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
人脸检测和人脸跟踪是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自动人脸识别、视频会议、智能视频监控、高级人机交互、医疗诊断等多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人脸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一种极为复杂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及持续无排卵为特征,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5%~10%。1935年由S
竞选总统的演讲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政治活动的参与者,总统候选人要通过演讲来与选民进行交流,打动和说服选民,最终实现其竞选成功的目的。在学术界,
本文根据陶瓷插芯成套设备的特点,综合运用管理学、项目管理等理论及各种工具,研究分析YS集团公司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陶瓷插芯成套设备生产管理。陶瓷插芯
教育技术领域的创新非常突出,VR在教学中的应用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表明,利用这项技术对于改善学习成果和学生的动机、克服学校和考试焦虑、确保学生专注于
江西傩舞,又称"赣傩",它历史悠久,题材丰富,种类多样,被誉为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江西傩舞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傩文化的共有特征,但它作为地域文化,又经过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普伐他汀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效果。方法:选用日本大白兔46只,随机分成五组: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丹参组),D组(他汀组),E组(联合用药
自雷达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并显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开始,各种针对雷达信号的侦察与干扰手段也随之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雷达低截获概率技术是对抗这些电子侦察及干扰手段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