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重视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和写作能力共同发展,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用类文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和写作能力仍有待提升。怎样提高学生的实用类文本读写能力?“读写结合”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读写结合”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用类文本教学中使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实用类文本的学习效率。目前,关于高中阶段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很少,所以,本文将聚焦于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研究,希望可以为高中一线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与本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成果,阐明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概述了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理论。本章对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明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最后阐明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意义。第二章笔者运用SPSS22.0对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以下现状:读写结合在教学中不被重视;读写结合方式单一;读写结合缺少必要的课外延伸;阅读与写作缺少有效结合;高中生学习实用类文本缺少读写结合的习惯与动力。针对调查所得问题,笔者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教学时间有限以及高考对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考查不到位;教师缺少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意识与能力;教材编排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内容;学生缺乏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兴趣与经验。第三章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策略:首先要从各个方面重视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运用,主要包括教材编排、学校活动平台搭建、教师提升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意识和专业能力以及学生培养读写结合的习惯和兴趣;其次关注课内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教学,找到文本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然后应该拓宽创新实用类文本读写结合的模式,关注课外延伸,使学生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最后从评价入手,在考试中加强考查力度,真正改变目前不重视的现状,同时还要丰富评价的形式,重视利用课外活动进行评价,注重进行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