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马骨遗骸古DNA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dong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古代,马作为重要的家畜,在农业、运输、军事战争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马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研究根据10个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出土的马牙样本(2200BP)为实验材料,采取古DNA方法提取线粒体DNA,并对样本序列进行mtDNA分析,确定其单倍型和世系归属,结合考古学资料,对陕西家马的起源进行初步的讨论分析,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本研究从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墓的10个样本中成功提取了7条mtDNA序列,其中3个分布在A世系,1个分布在B世系,2个分布在D世系,1个不能确定世系分布。从少陵原西周车马坑的5个样本中成功提取2条mtDNA序列,均分布在A世系。通过Blast搜索,得出7个实验样本序列在全世界分布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秦公一号大墓中有一个样本序列与现代汗血宝马完全相同,这说明在汉代之前,陕西凤翔地区就已经引进了汗血宝马,这比记载要早的多。(二)选取国内其他8个遗址、国外3个遗址出土的古代马序列,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和中介网络图,计算遗传距离,进一步分析陕西古马和国内外其他马的亲缘关系。从Genbank上搜集现代家马序列、普氏野马序列与9个遗址的古代马序列构建中介网络图,结果显示中国古代马的母系遗传呈现高度多样性,既有本地驯化,也有外来基因交流,其对现代家马mtDNA基因池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贡献,并验证普氏野马并非是中国家马的母系祖先。(三)通过国内9个遗址出土的家马单倍型和世系归属分析,结合考古学证据和史书记载,探讨陕西家马的起源,推测出其母系基因池既与西方的交流有关,又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有关,验证了我国古代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从4000多年前持续至2200年前均有交流。
其他文献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前方围岩中可能存在许多未知的不良地质情况,比如:溶洞、断层、地下暗流等。因此隧道开挖前对掌子面前方的围岩做超前预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地避
<正>一个好人,感动一群人;一群好人,影响一地人。悄然间,我省各地涌现出的一批批"吉林好人"正逐步起着这样的"化学"反应。"吉林好人",其事迹未必惊天动地,往往是凡人善举,但
复合地层盾构掘进中极易遇到孤石,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刀盘磨损以及盾构机偏离轴线等问题。文章总结了常见的孤石类型和处理方法,结合城际铁路盾构掘进中遇到的孤石处理问题,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8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根据病情、病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 ,对照组患者则实施随机
近年来,我国集装箱码头建设和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加,超过码头设计能力,集装箱运输需求与
为解决地形偏压与岩层产状不对称条件下的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对隧道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文章以西南某隧道为依托,通过对病害段的调查、勘察及监测数据,分析其病害机理是隧
针对中日两语言中的身体词汇“足”和「足」,本文试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多义性进行考察。作为多义词,不管是汉语中的“足”还是日语中的「足」都具有基本义和复杂的派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