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苏段船舶引航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c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港口和内河是国家的天然屏障,事关一国的国防,因此按照国际惯例,当外籍船舶进入本国水域时需由本国派驻专业性的船舶驾引人员,即引航员登船为船舶指引航向,把船舶安全地引进、带出港口,这是一个国家引航权的体现,也是国家主权的展示。目前,交通运输部所属的长江引航中心代表国家独立承担进出长江船舶引航任务。据统计,长江江苏段货运吞吐量占长江货运吞吐量的70%以上,船舶流量也位居长江各水域的首位。随着《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航运经济和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长江引航任务将进一步加重。但长江江苏段水域通航环境复杂,交叉航段、弯曲航道众多,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同时进出长江江苏段的船舶快速化、专业化、大型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船舶交通流量日益密集,长江江苏段的船舶引航风险急剧提升,对长江引航服务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以长江江苏段船舶引航为研究对象,以保障引航安全和提升服务水平为目的,重点对船舶引航过程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和评估,并提出防控策略。论文首先系统的介绍了长江江苏段船舶引航环境,主要包括自然条件、通航环境以及长江引航机构内部管理情况,同时对长江引航机构近十年的引航事故进行研究,分析事故致因,为引航风险辨识提供依据;其次基于事故致因分析的结果,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对引航重大风险源进行了辨识。综合对比多种风险评价方法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对长江江苏段船舶引航风险进行评价,构建了长江江苏段船舶分尺度、水域分段的引航风险评价体系,研发了长江江苏段船舶引航风险显示平台,在此基础上针对单次引航任务,开发了长江江苏段船舶引航风险评价软件,从引航员配备、引航船舶状态、航行水域通航状况和引航保障实施等方面综合评价船舶引航行为风险;最后,在引航水域、引航任务风险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基于长江引航机构内部管理现状分析,从人-船-环境-管理等4个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长江江苏段船舶引航风险防控策略与建议,以提升长江江苏段船舶引航的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  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长江江苏段引航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为航运企业、港口管理部门、海事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水上安全管理机制,改善长江江苏段船舶通航环境提供科学决策和参考。
其他文献
介绍了制备微乳化柴油的一种新型配方的研制过程。采用以油酸和氨水生成的油酸铵作为表面活性剂,将一定比例的油酸铵、正丁醇和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等物质按照确定的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中,数据通信业务对带宽的需求日益增长,300GHz以下的无线频谱资源已经耗尽,而THz波(100GHz~10THz)是频谱上的最后一段空白,将其应用于未来的无线通信领域,以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论是上班必备的考勤打卡管理系统,还是智能建筑管理系统,RFID技术都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针对传统门禁系统磁卡易丢失易破解,生物识别门禁系统成本高,对环境要求高等问题,本文将RFID技术应用在门禁以及身份识别系统中,并且将RFID技术与单片机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灵活实用、安全系数高、非接触自动识别等特性的智能化系统。
水路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安全高效等特点。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船舶交通流量和通航密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船舶大型化、高速化
近年来,光子晶体等纳米光子结构在生物传感、材料检测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为光学传感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当前研究中,纳米光子结构的结合
石墨烯作为新型的二维碳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好、质量极轻等一系列性质,在超级电容器、半导体、锂电池、光电子器件、航空航天等领域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以石墨烯为基础原料,通过打孔处理,制备多孔石墨烯电极材料及多孔石墨烯超级电容器;同时制备出CNTs@NiO复合物,并与多孔石墨烯构组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在石墨烯中加入钴单质,经过物理化学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