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坡火烧迹地不同林分类型恢复效果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angq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大兴安岭北坡1987年“5.6”大火后的重度火烧迹地,经过植被恢复后的樟子松林、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和山杨林为研究对象,并以2009年的重度火烧迹地作为对照样地(以下简称对照样地),从枯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土壤化学性质、植被多样性三方面对4种林分类型的恢复效果进行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恢复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主要结果表明:(1)4种林分类型林地的枯落物厚度变化范围在2.3cm~6.2cm之间,枯落物现存量变化范围在8.65t·hm-2~37.84t·hm-2之间。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与枯落物现存量的规律相同,即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白桦林>山杨林。4种林分类型林地的土壤机械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样地相比,4种林分类型的土壤砂粒(0.05-2mm)含量均有增加,土壤粉粒(0.002-0.05mm)含量都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土壤粘粒(<0.002mm)含量则表现出兴安落叶松林和白桦林有所提高、樟子松林和山杨林要却有所降低。4种林分类型与对照样地的土壤容重排序为樟子松林>山杨林>对照样地>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土壤总孔隙度与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规律相同,火烧后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的持水能力影响的是不同的,土壤最大持水量分别为白桦林665.95t·hm-2、对照样地615.88t·hm-2、兴安落叶松林597.48t·hm-2、山杨林559.48t·hm-2、樟子松林514.60t·hm-2。4种林分类型林地最大持水能力为兴安落叶松林(721.28t·hm-2)>白桦林(715.85t·hm-2)>山杨林(598.08t·hm-2)>樟子松林(573.35t·hm-2)。(2)4种林分类型的土壤pH值排序为樟子松林>山杨林>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4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山杨林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的含量均高于对照地,而樟子松林的上述指标要低于对照样地。4种林分类型的土壤铵态氮与对照样地相比只有白桦林的铵态氮有所提高;而土壤硝态氮则表现出白桦林有所降低,其他3种林型均升高。土壤的全钾含量表现出,4种林分类型均高于对照样地;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则表现出,4种林分类型要低于对照样地。(3)在4种林分类型中,樟子松林的植被多样性最高,其他依次是兴安落叶松林、山杨林和白桦林;针叶林的植被多样性恢复效果要好于阔叶林。(4)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后不同林分类型恢复效果评价体系,结果是兴安落叶松林的恢复效果最好,然后是白桦林,其次是樟子松林,山杨林的恢复效果最差。
其他文献
兴安落叶松林是大兴安岭地区的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林是否健康对于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合理的森林空间结构是实现森林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通过研究天然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中国作为世界银杏的起源地,银杏古树资源十分丰富。湖北省的随州和安陆是我国古银杏的主要分布地之一。本研究
随着世界工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地球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已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人类正面临着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正是在这一特定形式下,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保护区事
四合木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强旱生肉质叶小灌木,现已处于濒危状态。为促进其种质资源保存和种群扩大,本文首次对其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对四合木带叶枝
根癌病已严重影响到月季的观赏价值和生产应用。本论文研究了两种月季砧木荷花蔷薇(Rosa.multifloraf.carnea)(感病)和野蔷薇No.4(Rosa.multiflora‘inermisNo.4)(抗病)无菌
许渊冲先生在自身诗歌翻译实践的基础之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诗歌翻译"三美论"。这对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葬花词》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林黛玉感
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罗布麻种子的抗性酶活性及含量。罗布麻种子萌发采用盐溶液水培方法,设0、0.05、0.1、0.2、0.3、0.4、0.5、0.6mol/L8个盐梯度。分析罗布麻丙二醛(MDA
据新华社2014年11月12日消息报道,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布里斯托尔大学等机构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信号蛋白,可阻止前列腺癌癌变组织周围的新血管形成,
日本落叶松属喜温树种,生长迅速,耐水湿,抗性强,用途广,是一种优良的亚高山用材树种。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是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基地,但长期以来种子园种子产量
遥感图像的计算机识别分类是遥感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在于通过计算机对遥感图像像元进行数值处理和分类,达到自动识别地物的目的。无论是专业信息提取、动态变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