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一维纳米结构中的电子输运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ling100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物质的尺寸降到纳米量级时,量子尺寸效应、量子干涉效应、库仑阻塞效应以及多体关联效应都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纳米体系将会呈现出许多不同于宏观物体,也不同于单个孤立原子的奇异现象。由于纳米结构的多样性以及电子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纳米系统中新的物理效应不断被发现,人们对纳米材料的电子输运特性远未达到一个清楚认识的地步,在这个领域还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本论文介绍了作者对几种纳米结构中的电子输运特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利用电子束、离子束微/纳加工技术制备了各种纳米结构,分析了实验参数对纳米结构与器件加工的影响:(2)从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了无序纳米系统中的量子干涉效应、逾渗纳米系统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强局域化系统中的跳跃电导和库仑充电效应、磁性纳米结构中自旋极化的电子输运、以及光激发下半导体纳米线中的电子输运;(3)制备出基于单根Fe304纳米线的自旋过滤器件,基于单根ZnO纳米线的气敏器件、整流二极管和光伏器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详细研究了聚焦离子束沉积金属纳米结构过程中的刻蚀效应,讨论各工艺参数对金属沉积的影响,用聚焦离子束制作基于单个ZnO纳米梳子的整流器件。 2.研究了聚焦离子束沉积的Pt(Ga)/C纳米线中的量子干涉效应。从四电极测量的电阻——温度依赖关系清楚地观察到起源于系统无序的弱局域化效应。更为有趣的是,我们测量到不同于常规弱局域化体系的正磁电阻效应,根据我们样品的成分和显微结构特征,能很好地用弱局域化框架下的自旋——轨道散射和电子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来解释上述现象。 3.详细地研究了退火对Pt(Ga)/C纳米线复合系统的表面形貌、显微结构和电子输运的影响。观察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Pt颗粒发生迁移并凝聚成更大的颗粒。退火样品的电阻随温度变化曲线显示出两个金属一绝缘体转变,低温下由于弱局域化效应和电子一电子相互作用,系统电阻随着温度的下降又增大。我们用磁阻实验进一步揭示退火后的Pt(Ga)/C纳米线逾渗系统的量子干涉效应。经过900℃退火后,样品完全表现为金属的行为,由于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和样品的直径相当,实验结果显示出表面和界面的散射对系统的电子输运特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4.研究了Pt量子点阵列中的强局域化效应,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实验结果显示:从室温到64 K曲线可以用e指数的T<1/2>函数进行很好的拟合,而低温下用e指数的T<-1>进行很好的拟合。这是因为电子对颗粒的充电效应能够抑制隧穿电导,库仑相互作用对于局域化的电子在费米能级附近会打开一个库仑能隙,在高温下电子在Pt颗粒之间的隧穿符合库仑相互作用修正的变程跳跃电导模型,从而产生一个e指数的T<1/2>的温度依赖关系:而在低温下,电子在Pt颗粒之间跳迁(Hopping)对Pt颗粒充电会造成库仑阻塞效应,由于库仑阻塞效应会产生一个类似于热激活的温度依赖关系,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5.表征了Fe<,3>O<,4>纳米线的显微结构和磁学特性,并且采用电子束曝光技术,在直径约30纳米的单根Fe<,3>O<,4>纳米线上制作了金属微电极。在此器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它的自旋依赖的电子输运。对单根纳米线器件的磁电阻系统、深入的分析,发现了电阻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加而增大的正磁阻效应,120K时磁阻效应达到15%,室温下也有7.5%的磁阻,并且观测到一个磁阻的回滞现象,表明磁阻与Fe<,3>O<,4>纳米线的磁化过程有关。利用自旋过滤效应来解释所观测到的正磁电阻效应,对于Fe<,3>O<,4>由于AB位置上磁性离子磁矩反平行排列而相互不能抵消,所以呈现亚铁磁性。Fe<3+>有5个d电子,它们之间相互平行,形成一个满的子壳层。Fe<2+>有一个附加的自旋向下电子,它能够很容易地跃迁到与它自旋平行的邻近的Fe<2+>离子。在磁有序态,仅仅是B位上自旋向下的电子能够很容易地移动,导致一个自旋极化的电子输运。由于自旋极化电子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所以Fe<,3>O<,4>为负的自旋极化。器件可以看作为一个负自旋极化的纳米线和两个正常金属的接触,当有电流时,自旋向上的电子会受到强烈的散射,只有自旋向下的电子才能够通过纳米线,这样使得界面的电阻大大增加。器件的磁电阻还能够由外加偏压来控制。 6.系统研究了单根ZnO纳米线的发光、电子输运及光电导性质,观察到在强激光激发下,载流子对能带的填充效应导致ZnO纳米线由激子发射转变到带间跃迁,用能带填充效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很好的解释。测量了不同气氛下单根ZnO纳米线的I-V特性,理论分析了表面态对纳米线电子输运有着重要的影响。实验上研究了单根ZnO纳米线的光电导特性,观察到持续光电流、激发功率和偏振光依赖的光电导等实验现象;实现了光电导增益、光电开关和光能存储等器件功能。
其他文献
Higgs玻色子是由Higgs场激发产生的一种标量玻色子,而其它粒子的质量正是通过与Higgs场的耦合产生。在实验上,2012年7月ATLAS和CMS共同宣布了在质量约为125GeV处发现了新粒子
通过电子束的诱导原位生长了银纳米线和铜纳米线,通过系统的形貌观察和分析,认为可以通过电子束强度的变化来控制单晶纳米线的生长,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分析和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锂-联苯-1,2-二甲氧基乙烷(DME)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及其作为一种新型化学锂化试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纳米钴酸锂(LiCoO2)的制备
一维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学和光学性质以及乐观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发展新型制备方法对于研究高性能的纳米电子器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是现阶段纳米
在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针对金属间化合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等体系,用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研究了下面三种材料的电子结构性质及其在高压下发生的结构相变: 一、计算研究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电子作为信息载体,硅微电子器件为支撑的通讯方案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存储,处理,传输,获取的超高速、超大容量、超低功耗、超高稳定性及高保密的需求。用光
量子色动力学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它的检验和发展对认识自然界强相互作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强子均由两个或三个夸克组成,而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允许
学位
V-Ⅵ族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和热电性能,本论文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一系列V-Ⅵ族化合物准一维纳米材料,利用化学自组装方法制备了大面积、有序排列的V-
溶解有机物(DOM)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直接或间接影响金属离子的形成和转移,碳氢类有机污染物的分配和生物可获得性以及痕量元素的循环,在水生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
学位
本文介绍了激光工作原理和大气环境监测激光雷达中常用的光源;介绍了激光雷达测量污染物浓度的差分吸收方法及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国内外激光雷达的发展动态;综述了差分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