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及方法:回访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1998年12月~2004年12月所行的20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观察患者的证候分布情况,对比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作用,并对患者在围术期及回访时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中医药辨证治疗在CABG术后远期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的作用,以及CABG患者术后远期的症候分布。
研究结果:除11例院内死亡病人外,对其余191例病人进行了回访,其中成功回访153例,回访率80.1%。11例病人经回访证实死亡,其中心脏病死亡3例,非心脏病死亡8例,106例病人进行了SF-36及SAQ生活质量调查,74例病人进行了中医证候观察。在中医证候分布方面,单纯气虚痰瘀型44例(59.5%),合并脾虚湿困12例(16.2%),合并气阴两虚12例(16.2%),合并心阳不足6例(8.1%)。在中医药辨证治疗研究方面,共有30人有持续或间断服用中药及必要的西医治疗,另外86人仅进行单纯西医治疗,将其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及单纯西医治疗组,中西医治疗组在年龄、术前心衰史、合并TMLR、手术时间及术后肾功能不全方面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其搭桥数量及动脉桥数量少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而两组在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心功能及中医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围术期及回访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面,发现SF与SAQ生活质量调查表有显著的正性相关关系(P<0.0001),患者回访时的年龄与其生活质量、回访时的LVEF有显著的负性相关关系(P<0.05),而与回访时心功能及中医症状评分有显著的正性相关(P<0.05),中医症状计分与生活质量(P<0.001)及回访时LVEF(P<0.05)呈显著的负性相关关系,而与回访时的心功能呈正性相关(P<0.001),回访时心功能与动脉桥有负性相关关系(P<0.05)。
结论:动脉桥的数量对于搭桥患者远期的心功能有重要的意义,患者在围术期后的远期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在于长期的中西医治疗,通过中医药辨证等治疗改善搭桥术后患者的中医症状,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