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宓庆翻译美学指导下的蓝调歌词翻译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翻译学家刘宓庆提出,构成审美客体(即原文)特色的美学要素有两类,一类是可诉诸读者听觉与视觉的直观审美信息,如原文的字词、句式、节奏、修辞等;另一类是难以定量的非直观美学构成,如意境、神韵、风貌、情感等。蓝调(布鲁斯)是黑人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不仅在遣词成句方面有显著的语言特征,也体现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情。作为歌词翻译的一种,蓝调歌词的翻译既要考虑微观的语音、字词、句段等语言层面的细节,也要传递宏观的风格、感情、文化等非语言形式的内涵;同时,还须尽可能配合原曲的韵律、顿歇、调性等音乐元素以保证入乐可唱。因此,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可以为蓝调歌词翻译提供由小及大、一一对应的理论指导。同时,歌曲翻译家薛范的歌曲译配法则搭建起了译词与音乐之间的桥梁,能够让译词真正切听、切唱。本文基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通过对《美国南方腹地蓝调》(Deep Blues)中蓝调歌词翻译的分析来探讨该理论如何帮助译者传译。首先,刘宓庆翻译美学可以为蓝调歌词语言系统审美信息的翻译提供思路:在语音层面提醒译者谋求译词韵律、节奏、声调的谐调优美;在词语层面帮助译者借助叠词、习语、变更词性等方式顺应中文读者的审美习惯与演唱规律;在句段层面,启示译者通过句子结构的调整及排比、反复等手法再现蓝调乐段叠波排浪的语势。其次,刘宓庆翻译美学对蓝调歌词非语言系统审美信息的再现具有指导意义:一方面,通过微观审美信息的还原可以再现蓝调的忧郁风致;另一方面,译者可以借助译语读者熟悉的审美心理与中国民歌特色实现部分异质性元素的替代与转化。由此,蓝调原作的音美、形美、意美、情美得以实现统一和再现。研究得出,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可以帮助译者精准地从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两个层面把握蓝调歌词审美信息,从而指导译者真正传译出蓝调之美,蓝调之魂。
其他文献
地震动在强度和频率等方面均具有非平稳特性,导致多跨桥梁的动力响应非常复杂。为了研究多跨连续桥梁在多点地震动激励下的反应,首先提出了评价多点地震动非平稳性的3个指标:
《线性代数》课程以它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让许多大学生望而生畏,特别是其中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部分显得尤为突出.该文从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结构、合理使用教学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及矿产资源开采深度增加,深立井钻井法凿井技术在动力传递、井帮稳定、井壁下沉等环节,均面临着越来越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为此需开展竖井掘进机施工技术研究。竖井掘进机法凿井中,工作面下切削的岩屑易原位堆积,反重力上排的难度大,易覆盖工作面,造成反复破碎,影响破岩乃至整个凿井的速度与效率。鉴于此,针对竖井掘进机现有流体洗井与机械排渣方式的不足,以及干旱缺水等地区竖井掘进机法施工可能面临的泥
在铁路大规模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铁路车务站段存在管理跨度相差悬殊、管理资源和劳动生产率不平衡等问题,其管理模式无法满足路网的发展和客、货运输需要。在
本文主要探讨了广告管理必须坚持鼓励与规范并重的方针,当前广告立法与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对自发电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总结自发电技术的基本特点,认识到自发电技术的优势,旨在结合电力行业的运行状况进行自发电技术的创新,充分满足现代电力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