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均衡与公平——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j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公平”不仅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理想,而且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所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逐步实现,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急速增加,到2006年女大学生的数目达到在校生总数的48.1%,女性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随之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高等教育中性别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中和教育结果的性别不公平。要解决女性在高等教育中所遇到的性别不公平问题,就必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可行建议,促使全社会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公平的社会环境。 “性别公平”始终是西方社会性别理论的中心理念,“教育性别公平”已成为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概念“社会性别”为认识当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公平与差异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的角度与方法。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我国当代女性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性别不公平现象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原因,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对策。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本项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社会性别、教育公平、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性别公平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本项研究的两大理论基础——教育公平理论和社会性别与发展理论。通过对教育公平理论和社会性别与发展理论的介绍和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支持。 第三部分:从社会性别角度探讨目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公平问题。该部分从社会性别视角对我国目前女性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性别不公平的现象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主要从高等教育过程中现状的均衡与不公平两方面考察,然后对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反思,寻找女性在高等教育过程参与方面处于劣势的原因。 第四部分:以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对女性高等教育中性别公平与差异问题提出对策。该部分从文化环境、法律支持、高校建设和女性自身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公平问题的对策。 第五部分:结语。
其他文献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一批地方本科院校脱颖而出,湖南科技学院是其中的一所。为了生存和发展,湖南科技学院提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这种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学生党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助手。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队伍迅速壮大,党建工作取得可喜成果,同时也引发不少问题。如何搞好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开发体育产业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产业化是未来的主流趋势。而篮球在我国是一项拥有十分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项目,也是市场潜力较大的项目之一。我国篮球产
期刊
校友是学校特有的宝贵资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大学开始日益重视校友工作。校友会作为开展校友工作的专门组织,其工作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西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报告的天津市河西区手足口病
本研究以230名天津市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英语学习策略量表、多维一多向归因学业成就量表和英语学习自我效能量表作为工具,调查了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学
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听障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阻力和需要克服的困难比听力健听人群更多,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他们会逐渐意识到来自周围和社会的压力,再加上他们听不到或者无法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能力有关的概念,指个体应付和处理环境事件的有效性。多项调查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及心理健康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