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服务业分级诊疗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h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医疗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分级诊疗制度是当今世界上较为合理的一种就诊方式,它是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自2009年新医改全面启动以来,我国各省市也在不断探索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因此,研究分级诊疗制度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及其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对于重庆市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全国分级诊疗制度的整体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文献资料回顾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相关理论、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运用知情人深度访谈的方法从医联体建设,专家下基层坐诊及双向转诊这三个方面对重庆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采用DEA方法对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制度下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分级诊疗制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目前重庆市分级诊疗制度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专家下基层坐诊以及双向转诊方面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还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医疗联合体内部的联系不够紧密,专家下基层宣传不到位,双向转诊出现“上转容易下转难”的局面。无论从分级诊疗制度下医疗机构的内部运行效率来看,还是从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满意度来看,分级诊疗制度的总体有效性较高。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其有效性的因素,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社会统计学因素当中年龄、收入和就医习惯也是影响分级诊疗制度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治疗慢性病的专业化水平,使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年人理想的诊疗场所,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就医习惯是进一步提高分级诊疗制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如今大股东控制现象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强调在大股东控制下,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对中小股东完全的侵害。但是随着“控制权悖论”的提出,部分学者也开始认识到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于企业的正向效应。在目前对于控制权收益定义模糊并界定不清的前提下,这就预示着对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进一步划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证研究方面都显得十分必要,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认识到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性质和作用。在我国经济转轨过
目前无人驾驶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单车层面的感知、决策与控制,而缺少对多车之间交互及博弈的研究,因此无法有效降低交通系统整体事故率并提升通行效率.该文提出一
覆盖模型通常用于评估空间网络站点规划及网络健壮性,而可视化的覆盖模型可以快速清晰地传递信息,有助于用户理解和分析相关空间数据.该研究基于城市级停车场服务能力空间网
随着“世界地球村”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资本的跨国流动性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呈现愈来愈活跃的发展态势。作为综合实力排名世界第六的中国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发展变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米中16种稀土元素含量.方法 称取0.2 g左右的大米,加入7 mL硝酸,在120℃下进行预消解,预消解完成后进行微波消解,定容摇匀待测.在已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