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15万女性患乳腺癌。北美、北欧和西欧属于高发国家,我国属于低发。但是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乳腺癌发病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与遗传和内分泌有关。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如雌激素、孕激素及泌乳素等,其中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目前已经明确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初次足月产的年龄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另外,营养过剩、肥胖、脂肪饮食等可以加强或延长雌性激素对乳腺上皮刺激的因素也会增加发病机会。因此,雌性激素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孕激素在体外实验中有刺激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孕激素可能与乳腺癌转移有关,而RU486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故将RU486用于乳腺癌治疗。以往多认为RU486的抗肿瘤作用与抗孕激素有关,但是其在PR(-)肿瘤中表现出的抗肿瘤作用表明,RU486的抗肿瘤作用不是抗孕激素单一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远比想象的复杂。我们研究发现RU486不仅对PR阳性乳腺癌细胞株有抑制作用,对PR阴性乳腺癌细胞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但仅是体外实验,尚需进一步证实。本实验使用体外实验的两株乳腺癌细胞移植建立裸鼠乳腺癌模型,观察肿瘤生长速度,同时观察RU486对其影响以及与剂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评价RU486对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指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系接种裸鼠建立乳腺癌动物模型,随机将荷瘤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给予植物油0.5ml.d),RU486治疗组(分为25mg、50mg、100mg、200mg/kg.d)共5组,肿瘤直径在0.5~1cm时开始干预,每2天测一次肿瘤体积,总共干预3周。于第2周随机处死其中部分动物;其余第3周处死。处死前测肿瘤体积。结果:肿瘤直径:与空白对照相比,RU486明显减慢肿瘤的生长速度(p<0.05),各组间随RU486剂量与作用时间的增加对肿瘤抑制的效果更加明显,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1)RU486对裸鼠乳腺癌模型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2)从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结果来判断:RU486可以对乳腺癌的生长起到抑制治疗作用,尤其是对ER++/PR++的乳腺癌效果更明显,可以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一种药物用于临床乳腺癌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