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冰川雪坑中细菌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resh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川生态系统包含了大部分地球上的微生物及对环境条件变化作出响应的生物过程。冰川表面积雪中,细菌来源和分布主要受全球大气环流和冰川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采用同一研究方法同时对多个冰川表面积雪中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并探索其分布特征形成机制的报道还很少。本研究以中国境内新疆地区的木斯岛冰川(MSD)、帕米尔高原边缘的慕士塔格冰川(MZ)、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扎当冰川(ZD)和玉龙冰川(YL),四个不同空间的冰川雪坑样品为研究材料,采用构建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的方法对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细菌群落结构和细菌来源组成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不同冰川雪坑中主要离子浓度积雪中主要离子浓度测量结果显示,不同冰川之间主要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不同雪坑中微粒(1YL>MZ>MSD,其中ZD中的微粒、Na+和Cl-浓度分别为MSD中的9倍、14倍和4倍以上;而Ga2’离子浓度在YL和MZ中较高,在MSD和ZD中较低。2.细菌群落多样性四个冰川雪坑样品构建了25个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共得到175个OTU。结果显示:同一雪坑不同深度样品之间OTU数目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分析表明,同一雪坑不同深度处样品之间细菌群落多样性大小差异较大;而不同雪坑之间OTU数目变化较大但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不同冰川雪坑之间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小于同一雪坑内的差异。3.细菌群落组成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冰川雪坑之间细菌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差异。(1)NMDS分析结果显示:四个冰川雪坑之间细菌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四个雪坑所有样品的细菌群落组成分为两个cluster,分别包含来自新疆冰川雪坑的样品(MSD),和来自青藏高原冰川(ZD、YL)及其边缘冰川(MZ)的样品。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冰川雪坑之间细菌群落组成在整体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而同一雪坑样品之间的细菌群落整体组成更相似,不同冰川雪坑之间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大于同一冰川雪坑内的差异。(2)四个冰川雪坑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共划分为12个类群,其中Betaproteobacteria(56.66%~63.37%)和Bacteroidetes(21.48%~34.69%)占据主导优势Betaproteobacteria从MSD到YL逐渐增多,Bacteroidetes从MSD到YL逐渐减少。Alphaproteobacteria在ZD、MZ和YL中较多,其相对丰度在ZD中最高(10.80%),而在MSD中最少(2.18%)。其余几个类群在各冰川雪坑中所占比例均较低,如Cyanobacteria (MSD中仅为0.30%,MZ中为2.97%),Firmicutes(MSD中仅为0.22%,YL中为3.48%),而Deinococcus-Thermus仅在MSD和MZ中出现,Chloroflexi与Acidobacteria为MZ特有类群。(3)细菌群落属水平组成分析显示:四个冰川雪坑可鉴定属有22个,其在MSD、MZ、ZD和YL中的比例分别为48.17%、44.22%、45.82%和63.82%,其中9个属在各冰川雪坑中均有分布,优势属均隶属于Betaproteobacteria。MSD中Polaromonas (24.72%)和Methylibium (10.08%)为优势属;MZ中Duganella (11.77%)和Polaromonas(9.85%)所占比例均较高;ZD中Polaromonas (25.51%)占据绝对优势;YL中Duganella和Polaromonas为优势属,所占比例都较大,分别为23.58%和22.58%。Bacteroidetes多为不可鉴定细菌,唯一的可鉴定属Flavobacterium在四个冰川雪坑中所占比例差异较大(MZ:8.21%;YL:3.99%;MSD:1.22%;ZD:0.86%)。(4)四个冰川雪坑中细菌的群落组成在OTU水平上差异显著。约1/4(40/175)的OTU在四个冰川雪坑中同时出现,其中Betaproteobacteria (24/80)和Bacteroidetes (8/42)中所占OTU数居多。57个代表性OTU所占比例分别为:YL,88.23%;ZD,86.48%;MZ,78.94%;MSD,76.60%。不同冰川雪坑中代表性OTU的相对丰度变化较大,例如:gls146(5.22%)和gls252(3.87%)仅在MSD中出现,gls11(8.05%)和gls82(14.08%)在MSD中相对比例较高,但在其它三个冰川雪坑中所占比例不足1%;gls176(2.73%)仅在MZ中出现,gls19在MZ中所占比例高达11.56%,而在其它雪坑中均低于0.6%;同样,gls107、gls54和gls25在ZD中相对丰度较大(3.98%、4.17%和3.78%),而在其它三个雪坑中的比例都较低。4.细菌来源组成细菌来源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冰川雪坑细菌来源组成不同。四个冰川雪坑中绝大多数细菌(44.04%~63.82%)与寒冷环境相关,其中MSD中寒冷环境来源的细菌(63.82%)在四个冰川雪坑中最多,其它来源的细菌在不同冰川雪坑中所占比例不同,例如YL(20.72%)和MZ(14.63%)较其它两个雪坑有更多土壤来源的细菌。YL中受污染环境来源的细菌所占比例(30.30%)明显高于其它三个冰川(18.17%~19.69%)。综上所述,不同冰川雪坑之间细菌群落多样性、细菌群落组成和细菌来源组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不同冰川之间主要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当地因素对冰川表层雪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大于区域因素对其的影响,细菌群落组成则主要受区域因素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研究了对偶统一模与有补统一模以及基于统一模上的两类蕴涵算子,主要内容归纳如下:首先,研究了对偶统一模与有补统一模,在定义对偶统一模与有补统一模的基础上借助严
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正在逐步扩展到需要更高安全性和更大能量密度的电动汽车领域。尽管石墨的理论容量高达372 mAh g-1,但石墨的安全性能和倍率性能较差。在近年来探索替代石墨的负极材料中,嵌入型的Nb基氧化物负极材料由于其高比容量,高安全特性,持久的循环稳定性和显著的赝电容行为等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这类材料的电子电导率非常低并且锂离子扩散系数较差导致其倍率性能不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一种人类急性期血浆蛋白,属于环状五聚体蛋白家族。CRP在先天免疫中扮演重要角色,且与多种慢性炎症疾病的病生理过程相关。在五聚体CR
细菌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抗生素的出现让人们有了战胜细菌的力量和能力。长久以来,使用抗生素是人类对付致病菌感染的有效方法,然而伴随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致
Domain理论属于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程序语言的语义学奠定数学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研究工作者共同感兴趣的一个活跃领域.从纯数学的角度看来,Domain
近年来银发网络消费市场得到了巨大地发展,老龄化群体开始主动利用网络来弥补现有养老模式的不足。凭借互联网优势,老年群体也可以实现购物自主、服务上门的目标,摆脱必须依赖子女养老的模式,大大延长了自主养老的时段,实现居家独立养老的新模式。但与此同时,由于对网络知识不熟悉、担心实际操作出错,害怕网络陷阱、担心上当受骗等诸多不良体验,还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的网络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现有的网络消费平台
复杂网络的社区发现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计算机网络,社会计算方面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研究复杂网络的主要过程是通过分析复杂网络中的节点与边关系的原始信息,
随着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再加上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呈现井喷式发展。由于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功率质量比大、高
温度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植物自然地理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低温会引起植物的寒害。我国和全世界,每年由于寒害造成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及经济作物的损失是十分巨
带式输送机作为运输散状物料的重要设备,在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其中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是应用普遍的一类输送机,因此提高转弯段输送带设计水平势在必行。本课题以转弯段输送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转弯段输送带受力问题的基础上,应用离散元理论、力学理论、EDM-FEM耦合算法、机械设计理论等相关原理,重点探究了影响输送带应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在带宽方向力的分布。对输送带进行变形分析时,将其视为同时受纵横载荷的正交异性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