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通用航空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中国通用航空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用航空上市公司作为该行业的引领者,其健康发展不仅关乎国家整个通航产业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而且关系到新常态下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通航上市公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融资结构合理与否。尽管国内外对融资结构理论的研究已很成熟,但是针对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性的研究却仍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有鉴于此,本文对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性进行检验,试图寻求影响其融资结构合理性的因素,进而为通航上市公司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制定再融资策略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通用航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融资结构合理性进行系统性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系统介绍了融资结构的有关理论;其次,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对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接着,利用2012-2014年我国通航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通航上市企业融资结构评价指数,对其融资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企业层面的因素对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近半数的通航上市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合理区间范围大致在30%-50%之间,而且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偿债能力、成长性、盈利能力和非债务税盾效应及抵押资产价值。其中,偿债能力对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性的影响最大最稳定。最后,总结全文主要结论、研究不足,并从企业层面和外部环境层面提出了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化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