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本应该是学生求知求学的一个重要场所,但现在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到学校学习却成了学生极力逃避的事情,处在这样一种厌学的情绪下的学生并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学习成就也普遍偏低,这一情况非常不利于高中生的自我发展。由于厌学是一个在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备受国内外教育家的关注,但在当今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下,过去的研究并不能完全概括当前的学生的厌学问题。同时本文也将在现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下,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具体探讨高中生厌学这一问题。本文将基于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所观察到的学生的厌学情况,针对四川省温江中学的学生展开调查。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重点从家庭环境因素,教师因素,学生目前所受职业教育因素以及现有的高考教育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学生的厌学原因,结果如下:第一、高中生性别与其厌学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厌学指数明显高于女生。第二、高中生年级与其厌学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高二学生厌学指数高于高一学生,高三学生厌学情况最为严重。第三、在四个因素中,任课教师与职业规划这两个因素与学生的厌学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189*和.203**,其解释变异量分别为:0.0357和0.0412,意味着厌学指数的变异量中可被任课教师和职业规划解释的有7%左右。第四、家庭环境,任课教师,职业规划以及考试制度这四个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都共同构成高中生厌学情绪的产生。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第一,家庭教育应更多地注重情感教育而不是道理教育,并且学校及社会应给予家庭教育所需要的支持。第二,教师在自我学习成长的同时,学校也应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第三,学校应重视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并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所受职业教育,帮助学生规划未来,树立更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能真正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第四,高中生应抓住目前国家正在推进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及高考改革这一良好契机,培养自己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本文分四章来论述高中生厌学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包括绪论,成都市温江区高中生厌学的基本情况,导致厌学的原因分析,和对高中生厌学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