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墓园设计理法研究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tian35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方针背景下,反映在殡葬方面,民政部提出“创新骨灰安葬方式,积极推动绿色殡葬”。同时,十八大提出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包含人们有尊严、圆满的离世。因此,骨灰安葬方式的创新,既要节约土地,也要让人民满意。针对节约型墓园的构建要求,论文从“节约土地”和“安魂慰心”两条线索展开对中国墓园设计的思考研究,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墓园设计方式,结合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内涵研究中国墓园设计的核心内容、创作方法、构成要素、发展前景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墓园设计这一单项理论,从根本上解决墓葬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问题,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完善城市的园林绿地体系,遵循中华民族数千年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实现“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的境界。论文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依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辩证的哲学思路,通过文献资料的综合整理、实地考察、项目实践,运用分析、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墓园设计理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动中国园林之墓园设计理论研究与创新。论文成果的价值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论文研究和分析中国古近代陵墓环境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演进特点,对比中西方的墓葬文化,分析西方墓园景物表达对墓主纪念性的艺术特色。研究从“古”落实到“今”,将理论研究与中国现代墓园的实地考察相结合,分析阐述中国殡葬习俗改革的成就与经验。(2)基于中国传统墓葬文化的内涵特质,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背景,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的理论精髓,从明旨、立意、相地、布局、借景、理微六个方面分析总结中国墓园可行的规划序列和创作方法。(3)将中国墓园设计的理论应用于规划设计实践,探讨在当下社会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设计出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墓园。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对低温压力容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使用的广泛性就代表着危险系数的增加,因此对低温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技术分析十分的必要。本文首先
为实现数据采集卡的无线通讯、有效传输,满足智能化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SIM900A的无线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主要采用SIM900A芯片实现数据GSM/GPRS无线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
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石油化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石油化工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化学工艺流程后,生产出可供社会使用的产品,人们在享受石油化工产品给生产生活带
《我看》不同于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抒情,而是赋予万物以深沉的生命体验,将个人和社会、时代结合起来,表现青年知识分子与人民同呼吸、与民族共患难的决心。全诗具体与抽象相
利用1株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合成己酸乙酯能力较强的酯化酶生产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FBKL3.0018,对其产酯化酶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确定该菌株的较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在过去短短的几年中,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面向社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各种社会实用型人才,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城镇化、工业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
采用80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道路上的障碍,控制电动小汽车的自动避障,快、慢速行驶,以及自动停车,并可以自动记录时间、里程和速度,自动寻迹和寻光功能
本文以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作出这个选择定位主要有以下原因:从国内看,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由原来的温饱问题向结构性供给不足、农产品质量不能满足人民
本文通过借鉴Gardner&Lambert的融合型、工具型动机理论和Dornyei的学习动机三层次理论等国内外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本人在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孔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