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在中国,食管癌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癌种,约占全球食管癌发病率的70%,其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于第四位。我国90%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属于鳞状细胞癌,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首选治疗模式是手术切除。近年来,虽然手术方法在不断完善,但它的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似乎达到了其疗效的“瓶颈期”。既往研究显示,对于ⅡA-Ⅲ期的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只有20.64%~34.0%,多数食管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是其主要死亡原因。对于食管癌患者,任何一种单独的治疗模式都很难大幅度提高其治疗效果。大多数临床研究表明:针对食管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改善其疗效。新辅助治疗在食管癌中的疗效已经被许多学者所认可,但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术后辅助治疗能够改善淋巴结阳性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性分析比较N1阳性的食管鳞癌患者单纯手术与手术联合辅助治疗的疗效及独立预后因素。方法:门诊随访2007年11月~2013年11月于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N1阳性的食管癌患者55例,23例仅行单纯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辅助化疗、辅助放疗、辅助放化疗),该组定义为单纯手术组。32例行食管癌根治术后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的辅助化疗或辅助同步放化疗,该组定义为术后辅助治疗组(辅助化疗、辅助同步放化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特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观察结果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总生存曲线和无病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时序检验进行分类变量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于入组的N1阳性食管鳞癌患者,单纯手术组与术后辅助治疗组(辅助化疗或辅助同步放化疗)的DFS分别为9.4个月和19.3个月(P=0.008),两组的OS分别为12.3个月和23.4个月(P=0.003)。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N1阳性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组对比单纯手术组,对DFS无明显影响(17.3个月vs9.4个月,P=0.128),但可以延长其OS(23.4个月vs12.3个月, 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N1阳性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后辅助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DFS分别是19.3个月和9.4个月(P=0.012),两组的OS分别是24.7个月和12.3个月(P=0.010)。4.在入组的55例N1阳性食管鳞癌患者中,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术后辅助治疗(辅助化疗、辅助同步放化疗)与N1阳性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单因素分析:DFS P=0.011, OS P=0.003,多因素分析:DFS P=0.008,OS P=0.004)。结论:1.对于N1阳性的食管鳞癌患者,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后辅助治疗(辅助化疗或辅助同步放化疗)能够延长其DFS和OS(DFS P=0.008, OS P=0.003)。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N1阳性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组对比单纯手术组,对DFS无明显影响(P=0.128),但可以延长其OS(P=0.032)。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N1阳性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后辅助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可以延长其DFS和OS(DFS P=0.012, OS P=0.010)。4.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术后辅助治疗(辅助化疗、辅助同步放化疗)与N1阳性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单因素分析:DFS P=0.011,OS P=0.003,多因素分析:DFS P=0.008, OS P=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