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启蒙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职业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认识职业世界和确定职业期望的必要途径。当前,我国各个地区积极探索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寻找适应区域化职业启蒙教育的优化路径,发挥职业启蒙教育作用的最大化。小学阶段是儿童掌握系统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是职业启蒙教育的关键阶段,小学生天性纯真,可塑性大,实施职业启蒙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其开阔职业世界视野,扩展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建设家乡的理念。因此,为了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有必要加强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法归纳分析国内外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成果,对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中部地区县级市X市四所小学为研究对象,开展对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从教师和中高年级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有关校领导的访谈中了解到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观念欠缺,对职业启蒙教育地位认知边缘化;二是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乏力,启蒙内容模糊;三是教师队伍职业启蒙专业知识背景不足;四是财政支出较少,可开发资源环境受限制等。针对上述问题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学生个人层面找其原因,归纳如下:一是国家层面:职业启蒙教育的宏观调控缺乏具体化指导;二是学校层面:职业启蒙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三是家庭层面:家长对职业启蒙教育的不重视;四是学生个人层面:自身存在对职业了解片面等。通过对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提出适应该区域职业启蒙教育实施路径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一是增强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的观念意识;二是建立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启蒙内容针对化;三是加强职业启蒙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四是加大财政支出,开发可利用资源环境;五是建立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的“共同体”等,并对每一个优化路径进行具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