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气候多变,地质灾害频发,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我国山地众多,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带来严重人员和财产损失的特大型灾害较多集中在人口较为稠密、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变的山区或者高原。传统乡村聚落多数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淳朴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聚落格局、建筑肌理形态和聚落空间亟待保护。在这些传统乡村聚落中,人们往往由于身处农村而忽视了对于灾害的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山区乡村聚落有着很大的威胁,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导致的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灾害往往导致整个村落面目全非。如何保存这些历史信息使其免受地质灾害的困扰在灾害频发的当代社会仍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总结归纳出适用于我国山区传统乡村聚落的防灾体系,提高传统乡村聚落抵御灾害的能力、实现传统乡村聚落防灾减灾规划。本文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本文剖析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成与演变,阐述传统乡村聚落地质灾害的严重危害。第二部分,阐述自然灾害及地质灾害的分类,界定本文的写作重点,并结合传统乡村聚落的布局特征,总结山地乡村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诱发原因及其特点,剖析地质灾害对山地传统乡村聚落的影响。作者进行资料整理,总结归纳当代国内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现状。第三部分,纵向对比我国古代优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横向对比灾害多发国家和地区的防灾经验,发现各个国家和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优点和不足。第四部分,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地质灾害防灾经验,完善我国的防灾减灾规划体制,选取最有效、最合理的灾害防治方法、防灾规划,总结出较为适合中国大部分山区传统聚落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以提高传统乡村聚落抵御灾害的能力、实现传统乡村聚落防灾减灾规划。山区传统乡村聚落的防灾减灾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实现可规范各部门进行防灾减灾工作,能有效地促使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投入传统乡村聚落的防灾减灾工作中,避免地方级村庄防灾减灾资源的重复投入与浪费。整合各部门资源,梳理建立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地质灾害防灾规划体制及管理体制,制定有效的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是本文需要阐述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