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启动作为认知与神经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涉足。不少研究者采用正向情绪启动范式或者反向情绪启动范式,寻找情绪优先性假说的事实依据,发现了情绪启动的存在,但相关的脑电研究较少。研究情绪启动效应,尤其是揭示情绪启动的唤醒效应,可以说明大脑对刺激的自动激活态度和对刺激的选择编码。可以认为,这种选择倾向性是自发完成的—大脑选择高唤醒水平的刺激以作进一步加工。大脑对唤醒水平的这种敏感性,可能反映了杏仁核对情绪的快速加工。因此,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研究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材料编码一致性是否是构成情绪启动效应的必要条件,启动材料效价和唤醒度、SOA等自变量,对正向和反向情绪启动效应的影响,以及效价和唤醒对情绪启动效应影响的神经机制。本研究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行为实验,以实验材料的两种编码(词语或图片)作为启动刺激,选择三种SOA水平—+100ms、+150ms、-100ms,通过改变启动刺激的效价和唤醒度,45名被试接受评价分类任务,考查情绪启动效应。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选择+150ms这一情绪启动比较显著的SOA水平,19名被试接受评价分类任务,考查启动刺激效价和唤醒度对情绪启动效应影响的神经机制。通过实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材料编码一致性并非情绪启动效应的必要条件;2在-100—150ms内能产生显著的情绪启动效应,而在150ms时,情绪启动最显著;3大脑存在着对刺激的早期知觉加工,所有刺激条件下均产生了比较明显的ERP早期成分Pl和Nl,同时产生了晚正复合体LPC;4情绪启动存在着效价效应和唤醒效应;5情绪启动的唤醒效应在不同效价上有不同表现;6情绪启动存在着脑区主效应和脑区与电极的交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