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用电用能需求行为模型研究及APP绿色调查系统开发与分析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增长的家庭电力消费已成为电网高峰和尖峰负荷的重要形成原因,但实践证明分时电价和阶梯电价等售电策略对于居民电力使用习惯的改变效果有限。居民用户单体容量小但是其可以参与互动的电器设备数量巨大。因此,在深度优化家用电器节能减排和改善居民用电习惯上对居民能源转型领域大有帮助,用电用能需求行为建模能够较好地展现出用户在使用能源时其认知意识和用能行为习惯的内在联系。本文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建模分析、数据验证。首先,家庭电力消费明显具有经济学的“引致性需求”特征,即它由电器存量和意识及行为模式决定。基于此特征关系,本文提出了建立居民住宅用能运行模型的研究方法,该模型符合居民只能通过用能设备间接使用能源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能表明“设备供应商”对居民用能行为的改变要远大于“能源供应商”的影响,因为“能源供应商”只能通过售电策略来间接影响用户的用能习惯和对可替换能源的选择。然后,本文将目前消费者行为理论最完整而清晰的恩格尔模式(EKB模型)引入到居民用电用能建模中。由于用户用电用能非一般商品,本文提供了相应的模块调整,提出了适合居民用电用能的改进EKB模型。基于居民用能的“引致性需求”特征和EKB居民用能模型,本文将“设备”泛化为三个时间尺度的“现有存量设备”、“近期计划更新或新添设备”、“未来计划更新或新添设备”,同时基于人类“认识产生意识、意识决定需求,需求决定行为”的行为模式将“行为”泛化为四层即“认识”“意识”“需求”“行为”,泛化设备和泛化行为构成了一个四层居民用能需求模型。最后,论文揭示了居民和其他工商用户在用能目的和约束上的显著差别,即居民用能根本目的在于享受和消费劳动所得,因此通过经济手段改变其用能意识和习惯存在很大的认同对立,本文提出了理念宣贯、知识考查、信息调查一体化的引导绿色消费行为为目的的定制化绿色信息系统,并通过全国性的重点地区及重点人群的调查问卷获取了第一手信息,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验证。
其他文献
流行歌曲是大众艺术形式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仅对于社会形态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反映作用,同时还可以体现出中国人民群众在不同时期情感的表达。因此,对流行歌曲的伤感叙事风格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本文在分析流行歌曲当中伤感叙事风格的过程中主要从歌词、旋律以及舞台渲染三个方面入手,通过以具体的流行音乐作品为例,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中伤感叙事风格的体现方式进行研究与总结。从表现要素上看,流行歌曲中伤感
学位
动画艺术短片的角色设计是最能够展现动画特性的设计过程,角色的体态特征、表情特征与内在性格等诸多元素的表现形式上都与实拍电影中的真人演员截然不同。联想一下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类动画造型,如孙悟空、哪吒以及迪士尼影片中的经典造型,这些形象的设计充满了形态的夸张与凝练以及高度的艺术个性,为影片主题思想的展现与作品的成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画角色设计在一部动画作品制作过程中处于上游制作的关键部分,它对于设
学位
《大字阴符经》被后世书家奉为逸品,帖中蕴含隶书、行书笔法,有书者对书法创作的独特见解。本文研究其如何从“二王”行书、礼器碑、崔敬邕墓志铭、欧阳询化度寺碑、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并对其端庄尚法风格特征进行探讨。探索《大字阴符经》的风格特征渊源,之后对点画线条、意境、笔势、空间书法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一般书法创作规律,其研究结果对书法创作研究提供了系统理论方法、创作方法等方面的阐释
学位
中国水墨人物画发展至今,已然超越个性化,具有民族性、包容性、时代性和引领性。本文以当代水墨人物画领军人物邹立颖为研究对象,从其艺术历程、艺术风格进行研究学习。他笔下的人物在极具艺术性的写意下又具备对“形”、“神”的高度提炼,其作品力遒韵雅、浑朴厚重、画面总能予人一种深深的震撼和感染力。邹立颖认为艺术是时代的缩影,观其作品具有浓烈的当代民族精神,画中所描绘的人物总能引起观者的联想与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学位
《孝经》作为中华孝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系统地阐述了儒家孝道思想,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起到很大作用,其英译对推广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此前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孝经》英译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但从目标语读者的角度对《孝经》英译进行系统研究的尚不多见。本论文基于尧斯和伊瑟尔接受理论中的“期待视野”、“视野融合”、“审美距离”和“不确定性”等核心概念对《孝经》的两个英
学位
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可控制车辆有害尾气的排放,早已成为车辆出厂必不可少的装置。涂覆催化器的蜂窝陶瓷因具有良好的机械、化学和热稳定性,成为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器重要载体。蜂窝陶瓷材料加工中存在脆性高、加工锯屑多的缺点,需要专用锯切系统加工成特定的形状,以满足车辆中催化转换器的要求。锯切是一个复杂机械过程,其涉及锯条的振动、电机电流的变化、物料进给速度的分配等多个方面。为了获得具有良好切割截面的蜂窝陶瓷、提
学位
本文以笔者参与创作的毕业大戏,红色剧作《红岩魂》中宋振中这一角色作为分析对象,根据笔者在塑造宋振中时的创作经历,指出形象塑造分为形象分析和角色塑造两个方面。形象分析,应从人物创作的三个维度出发,分别是角色的生理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逐一分析、整合运用。角色塑造应从外到内,合理准确的设计出角色的外部形象,再根据规定情境、人物关系、人物性格,构建内心支撑,设置出合理的外部行动。同时,还结合笔者个人
学位
王蘧常先生以书法名世,在章草领域成就颇高,且具有雄厚坚实的学术根底。王蘧常先生通过学习民国时期挖掘出土的诸多金石碑刻,受益匪浅,使其书法线条显尽摩崖侵蚀后沧桑老辣之感。在字法上,掌握比前贤更多的书法资料,假秦简汉牍之新出,又参考借鉴今草、简牍草书的结构,吸收并且融合于章草,按文字学规律增添自创构件,使字形结构富有变化,还和谐统一。其选取草法来源的章草、简帛书、今草、篆隶、文字演变中的异体字,均有所
学位
文章结合毕业展演舞剧《新生》从编导的角度分析鄂伦春族舞蹈源流,介绍历史源流与文化源流--狩猎舞蹈,分析鄂伦春族舞蹈形成与民族、地缘、风俗、生存活动之间的关系,从编导的角度论述鄂伦春族舞蹈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鄂伦春族舞蹈的文化价值,注重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在研究和编创过程当中我们通过到当地采风了解发现,鄂伦春族舞蹈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周边地区民族的舞蹈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文章通过研究鄂伦春族
学位
蟳埔是福建泉州古刺桐港畔的一个小渔村,人们世世代代靠捕鱼和滩涂养殖为生,常年的海边劳作,造就了独具一格的海洋民族风情,也形成了蟳埔人独具一格的服饰穿戴风格,“簪花围”、“大裾衫”和“丁香坠”等均体现出地方性民俗文化特征和极高的实用和审美价值,是渔女文化宝贵的精神载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有关蟳埔文化及服饰的研究数量稀少,且在有限的研究中,又多偏重于对头饰“簪花围”的介绍和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