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交替之际东北亚政局的变化——以后金、明朝、蒙古、朝鲜间的关系为中心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r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半岛自古就与中国联系密切。朝鲜王朝在1392年建立之后一直与明朝保持着牢固地宗藩关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金建立以后,朝鲜王朝与明朝的关系逐步转变为朝鲜王朝、明朝、后金之间的三角关系。丙子之役之后,朝鲜王朝被迫与后金签订了君臣之盟,朝鲜王朝、明朝、后金之间的三角关系转化为朝鲜王朝对后金的朝贡关系,东部三角关系消亡。后金建立之初,除了东边的朝鲜王朝,西部还有蒙古。是时,明朝为了与后金的战略决战,一改往日对蒙古的限制与打击政策,采取了拉拢蒙古林丹汗共同打击后金的政策。与明朝相反,后金采取的是联合除了林丹汗的察哈尔部以外的其他蒙古部落的政策。因为后金统治者敏锐地发现了林丹汗以元朝直系后裔自居,对其他蒙古部落进行压迫的弱点。于是,明朝、后金、蒙古三者之间的西部三角关系逐步形成。在明朝与后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的较量当中,后金占据了上风。经过三征察哈尔以及对其他蒙古部落的和亲、征服,后金将蒙古完全纳入自己的统治当中,将明朝的势力彻底驱逐出蒙古地区。明朝、后金、蒙古之间的西部三角关系也转化为后金与蒙古之间的双边关系,西部三角关系消亡。  随着东部与西部两个三角关系的消亡,原本在东北亚地区存在的四方势力构建起的两个三角关系最终演化成明朝与后金(清)之间的双边关系。最终,后金(清)入关,将明朝灭亡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清朝,东北亚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本论文主要以明清交替时期东北亚地区的明朝、后金(清)、朝鲜王朝和蒙古这四方面势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对后金(清)与蒙古的关系和后金(清)与朝鲜王朝的关系的不同走向原因进行分析。  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意义,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后金与明朝的相持与多元外交关系的形成。本章通过相关史料的解析,阐述了后金的崛起以及东北亚地区初步形成的两个三角关系,即东北亚地区的多元外交关系的形成。  第三章、后金与明朝纷争的加剧与多元外交关系的重组。本章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阐述后金与明朝纷争加剧所产生的影响,两个三角关系被打破与多元外交关系的重组。  第四章、后金与明朝纷争的终结与东北亚新秩序的形成。本章主要阐述后金与明朝关系之变化以及后金与明朝间纷争的终结对东北亚新秩序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部分。
其他文献
龙厦·多吉次杰(1881-1940)是近代藏史研究领域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1934年发生的“龙厦事件”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发展变化有相当大的影响,是研究西藏近代史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
中国航空公司是一家依据中国法律注册成立,由中美合资经营的现代航空企业,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具有典范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了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进入民国时期,整个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宁夏、青海落入回族军阀的控制之下。在宁夏,主要经历了以马福祥、马鸿宾、马鸿逵为首的家族统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宁夏,由于长期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