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及驱动因素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1年“雾霾”一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到今天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热搜词汇,频发的雾霾天气使人们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随着近年来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污染产业转移趋势明显,我国污染产业转移的路径如何?促使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因素是什么?如何避免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同时所带来的污染转移?本文以探究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路径和驱动因素为切入点,将以上几个问题作为研究的基本问题,根据现有的研究,利用构建污染密集指数对污染产业进行了选取,并由此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纺织业等十个行业划分为污染密集型行业,之后通过对我国30个地区2002-2014年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回归分析,从空间相关的角度探索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路径及驱动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各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不断进行空间动态跃迁,转入和转出,中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从东部沿海地区转出的污染密集型企业。在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方面,企业集聚程度、交通基础设施、技术进步、资本投入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劳动力成本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有负向作用,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具有双向作用,即“挤出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建议进行产业转型,提倡绿色生产,研发清洁技术,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要有科学的规划,遵循正确的转移路径等。
其他文献
丽水"通济堰图"碑刻图文清晰,碑上部镌刻通济堰水系分布图,下镌刻碑记两篇。"通济堰图"是现仅存的碑刻水利图之一,是通济堰的身份档案,更是研究古代农田水利工程极其珍贵的图
1凌晨五点钟,我醒了,躺在床上百无聊赖,便刷了刷朋友圈。不得不说,深夜和凌晨的朋友圈真的很感性。鬼使神差地翻看了一位很久没关注的朋友的一条朋友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
前几天,我和朋友一起排队买奶茶,排在我们前面的两个女生穿着宽大的校服,满脸的青春感,她们一直在猜测自己喜欢的男生会喜欢的奶茶口味.我想起自己读高中的时候,也会为了和某
目的目前国际常用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风险分级标准有三种:Fletcher、Miettinen和NIH2008,本文拟探讨三种分级对中国GIST风险程度评估中的应
<正>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由满族建立的清王朝,历时近三百年,它在我国历史上所起的统一作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八旗组织,是清朝统一全国的一根强有力支柱;而佐领,則是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设计生产能力150kt甲醇装置采用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炉(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其硫回收装置采用了与低温甲醇洗脱硫相配套的直接氧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