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磁性薄膜及其在电磁噪声抑制中的应用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ea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电子设备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高频电磁环境的日益恶化,EMC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重点。为了实现对高频电磁噪声信号的抑制,避免各级电路和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信号干扰,保证一个良好的电磁环境,人们研究了各种新型抗EMI器件和材料。本文以高频磁性薄膜噪声抑制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原理到设计、制备各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HFSS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薄膜噪声抑制器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了三维尺寸影响了薄膜的退磁因子和磁导率,进而影响了薄膜的铁磁共振频率和噪声抑制效果;薄膜电阻对插入损耗和噪声信号功率损耗均有很大的影响,应合理控制薄膜电阻;多层膜的引入可以有效的减小涡流损耗造成的通频带内的插入损耗,同时提高阻带内的噪声抑制效果;计算和仿真了新型的铁磁性纳米阵列薄膜噪声抑制器,提出了提高薄膜噪声抑制器抑制效果和减小厚度的一些方法,为后文薄膜的制备提出了实验指导。2.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i0.22Zn0.52Co0.03Fe2.23O4铁氧体靶材,通过磁控溅射工艺研究了FeCo薄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得出了在Ar气流量30sccm、溅射功率200W制备工艺下薄膜具有最佳高频磁特性。3.采用贴靶的方法制作了FeCo基复合靶材,通过控制FeCo基靶上的NiZn铁氧体靶材数量控制薄膜的成分,溅射工艺采用FeCo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备了不同厚度的薄膜,最终得出随着NiZn铁氧体成分的提高,薄膜的电阻率提高,但是高频磁特性有所下降。4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提出的62333标准制备了传输线薄膜噪声抑制器测试夹具,最终得到薄膜的噪声抑制频段得到了很大的拓宽,在2GHz-20GHz之间有良好的噪声抑制效果,最大噪声衰减达到了15dB。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源作为此类电子产品的动力中枢,其续航能力直接决定着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要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节约能源,关键是要解决电源的性能问题。电源在目前主要分为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由于开关电源具有功耗小、变换效率高等优良性能,加上生产成本低,已经逐渐取代了变换效率低、不利于节能环保的线性电源,并在电子行业
近年来,现代电子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热切需求,不断高推动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电源作为电子产品正常工作的最基本
对于模拟电路,芯片一经流片,电路的相关特性就已确定而无法更改。然而,受到工艺环境等非理想因素影响,一些参数并不符合设计预期,导致流片后芯片的精度及性能与预期相差甚远。为了弥补电路设计期望与芯片最终性能之间的差距,近年来,针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修调技术不断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开关电源芯片也正朝着高性能、高精度、小体积以及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因此采用合适的修调手段对电源芯片进行修调十分必要。本论文针对一款
小角X射线散射(SAXS)现已发展成为研究亚微观结构和形态特征的一种技术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生物大分子、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等学科。小角度的X射线散射能够捕捉物质
E-钙粘蛋白作为含有高甘露糖型N-糖链的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着细胞间的嗜同性粘附。而其下游分子β-连环蛋白,不仅参与E-钙粘蛋白介导的粘附,还起着调节某些肿瘤相关基因的转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