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访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制度之一。信访承载着政治参与、民意汇集、解决纠纷、权利救济、扩大监督、社会减压阀等众多功能,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我国的信访形势也面临空前的压力。如何应对信访问题,对推进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立法的民主性,行政的合法性,司法的独立性,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层系统性以及法治文化观念的培育等方面对解决我国所面临的信访问题提出了一点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概述本部分论述了信访的历史溯源及演进,对信访的概念、信访权的性质、信访的调整范围和功能进行分析。认为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不法侵害后,通过写信、走访等方式依法向公权力寻求救济以及对公权力之行使进行监督的行为。信访权一方面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实体内容;另一方面,又是信访人寻求救济的程序性权利。信访承载着扩大政治参与、巩固统治秩序,反映诉求、表达民意,纠纷解决和权利救济,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社会的安全阀等功能。此外,还对国外的类似信访制度予以介绍第二章当前我国信访面临的问题从掌握的信访数据以及信访所产生的影响来看,我国信访面临着以下问题:信访量居高不下,且信访方式日趋偏激化;面对信访洪峰,现有的信访部门无力应对;信访制度渐失信任,党委政府形象受损;信访消解甚至挑战司法权威。第三章信访问题的成因分析针对我国信访面临的问题,从信访问题产生的背景、内容、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社会矛盾高发是信访量大增的社会背景因素;“非讼”思想和清官情结的文化传统是信访问题产生的历史文化因素;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是信访问题增多的成本因素;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是信访问题增多的意识因素;司法公信力不足是信访问题产生的社会环境因素;矛盾纠纷解决体系不完善是信访问题产生的机制原因。第四章解决信访问题的对策通过对信访制度的存废之争的辨析,本文认为:信访在我国目前国情下仍有保留的必要,但要在法治的轨道上逐步予以完善,并且要与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民主环境、法治目标以及宪政体制相符合。在具体对策上,一是要依法执政,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是立法要注重民意,扩大认可基础;三是要强化人大的监督作用;四是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机制;五是发挥行政解决职能;六是树立司法权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七是培育全民法治观念。